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安徽农民老樊四年前离开长丰县的农村老家来到芜湖打工,两个孩子一直留在老家上学。两口子今年商量,一家人都搬到芜湖来。可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却让他们犯了难。安徽的公共教育经费改革,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老樊的妻子 李秀华:担心孩子进不了学校,怕进校的话有一笔昂贵的书费学费。
依照惯例,以往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公共教育经费都被划拨到了孩子的户籍所在地学校。当孩子随父母离开原籍时,流入地政府不能将这些经费纳入预算,许多随迁的农民工子女因此被挡在了学校大门外。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安徽省对公共教育经费进行改革,“钱随人走”,由流入地政府按照在籍在校人数给予公共经费拨款,保证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享有相同待遇。
老樊的妻子 李秀华:到学校咨询一问,竟然不要钱,一切都很容易地就进了学校。
消除了户籍的限制,有了财政的支持,公立中小学纷纷敞开大门。目前,安徽各地建立的农民工子女定点公办中小学已经由2005年的133所增加到了现在的801所。
(视频编辑:鞠澄昊 文字编辑:吴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