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物价能不能得到控制?经济会不会出现滞胀?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经济新数据,向人们传递出了一些积极的新变化。
尽管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5.5%,创下了34个月以来的新高,但环比却只上涨了0.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祝宝良:同比上涨幅度比较高,主要是翘尾因素比较高,但是从环比角度上说,5月份环比上升了0.1%,基本上,这个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给抑制住了。
抑制住上涨不容易,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国内又遭遇了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把价格上涨势头控制住,这表明中央一揽子调控措施见了成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盛来运:控制流动性,增加生产供给到搞活流通,增加低收入补贴打击哄抬物价行为,一揽子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效果。
5月份,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回落,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这样的回落并不是坏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盛来运:经济增速适当放缓有主动调控结果的影响,对于国家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回落并不是滞胀,5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是12.1%,货运量增长是14%,钢材、铝材、水泥等产品产量很高,此外,投资前5个月增长25.8%,种种迹象表明,实体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祝宝良:今年有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就是在紧缩的政策情况下,工业生产还基本上稳住了。
尽管经济比较平稳,但国际上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复苏比预期的差,外部需求减少;而国内物价上涨压力也比较大。下一步,中央调控措施还会加强。
(视频编辑:孙继礼 文字编辑: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