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6日 19: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云南省盐津县今年80岁的五保老人骊世才最近搬进了县里新建的中心敬老院,两人一间的宿舍宽敞明亮,每顿饭都有四菜一汤,还有了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双重保险,看病不用自己花一分钱。
五保老人骊世才:一年发四套衣服,还有皮鞋,什么都不用买进了。
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十一五”期间盐津县成为了云南省社会救助制度试点县,像骊世才老人这样原来靠每月200块钱补助独自生活的五保老人,目前有90%已经搬进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中心敬老院实现了集中供养,全部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目前全国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54.8万人,十二五期间,将会有超过一半的五保对象从分散供养转为机构集中供养。
受益的不仅是五保对象,十二五期间,全国城乡7539.4万低保对象都将实现凭借一张低保证,就与各种专项救助直接挂钩。
十二五期间,家庭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低收入群体,也将被列入保障范围。北京市海淀区的桑双来由于患尿毒症每年要支付15万左右的医疗费,根据北京市新实施的低收入群体救助政策,他同时享受了新农合、医疗救助和一次性临时救助,报销比例超过85%。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理顺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专项救助之间的关系,将低保制度定位为基础性保障,将专项救助制度在覆盖低保对象的基础上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同时建立全国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实体系,力争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互享。建立城乡低保标准、临时物价补贴与物价指数相协调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10%。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王治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一方面要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把那些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以及因为支出过大,造成的困难,要纳入我们的救助范围。同时,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
(视频编辑:喻清卿 文字编辑:孙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