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网消息: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并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签订了“购岛”合同,这场闹剧又将走向何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刘友法就此接受了本网专访。刘友法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钓鱼岛问题历史由来很久。日本“购岛”闹剧与其对资源的渴求分不开,并且与其国内政治角逐也脱不了瓜葛,这也导致了日本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马前卒。日本若再敢妄动,中国还会有进一步措施予以制裁。古话说“解铃仍须系铃人”,要明明白白告诉日本,中国手里还有牌,你有来我有往,“有来无往非礼也”。
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是为了国内选票
【主持人】:您是怎么理解,日本所谓的“国有化”是为了稳定的说法?
【刘友法】:实际上日本野田政府说了几个理由:第一,要保证周边地区的航海、航行自由跟安全,要更加友好地推进管理,同时又说为了考虑邻国的政府和国民的关切,派官员来解释情况,这都是烟雾弹,它真正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不需要过于仔细地去翻历史,稍微捋一捋日本政策的图谋,就可以得出它真正的动机。
我先从最大的战略上说起,我们知道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把日本作为一号同盟,日本民主党政府心甘情愿地作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盟友,充当它的马前卒,帮助美国一块来制约包围中国,制约中国的发展进程。为了使美国牢牢地作为它的盟友,为它这个地区大国梦提供持久的支持,它就想了一招,就有意地挑起钓鱼岛的这个热点的问题,跟东京都的知事一起来唱双簧,由地方政府先来,然后由政府最终出来,要迫使美国依据《日美安保条约》来帮助日本推行它的钓鱼岛的“国有化”,这样就达到了目的,把美国牢牢地拽入设计的泥潭,使美国为它的战略阴谋埋单,这是战略阴谋。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大选太频繁了,在日本的政坛自民党和民主党,现在又多了右翼势力形成了三鼎鼎足相对立的局面,民主党为了获得连任的机会,需要炒作国际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顺利,局势对自己、政局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挑起国际问题,这样有两个目的,第一转移国内民众的思想,转移国内媒体的思想,赢得中间选民的支持,来对抗自民党和右翼势力。政策图谋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点火就着。
经济目的刚才已经说了,要为了现在的渔业资源和将来资源能源的渔业,才能有效地单方面取得开发,而不需要争取中国的利用,这是外交的利益。恶人先告状,到处地煽风点火,把美国扯进来,把菲律宾扯进来,把这些国家变成维护主权的共同体,共同面对中国的利益共同体,还有利用国际法所有的法理来迫使中国来被动地应对,这是外交上的。我觉得还有一个,到现在为止大家还没有注意的观点,我们要看一看东亚的地图,钓鱼岛是不是在日本和台湾跟东盟,这是美国包围中国第一岛链当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大家想一想,如果钓鱼岛归属中国大陆来说了,第一岛链会怎么样?就碎了。
【主持人】:那么日本右翼和左翼党派对于钓鱼岛的问题有什么共识和分歧呢?
【刘友法】:党派政治是国内政治,外交上跟邻国的利益是国家的利益,在很多的情况下,可以说不管哪个政党上台,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维护日本的整个国家的战略利益都是各个政党一致的。
【主持人】:日本政府如此大支出“购买”钓鱼岛,您认为它的成本收益是如何计算的?
【刘友法】:我是搞经济研究的,对一个国家行为来说,“购岛”是预算的支出,但国家的行为是不计成本的,为什么?它的计算不是用单位的投入跟产出衡量,而是用外交利益来计算的,从这么大的GDP来说, 1.6个亿不算什么,尤其考虑到战略利益,它认为是合算的买卖,问题是它错了,把对手误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