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天价酒”的不散盛宴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4日 05: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压不住的“三公消费”

  飞天茅台、五粮液卖得最好

  众所周知,高档白酒早已成为特殊消费品,承载着中国的礼品文化。

  日信证券通过研究发现,政府和企业已成为中高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

  “酒品本身肯定是好的,都是各大企业精挑细选出来的产品,但值不值这个价,就各有说法了。”陈默分析说。

  “白酒市场非常特殊,价格越高的酒卖得越好,因为白酒基本都是送礼,自饮的比例非常低,品牌响亮,送礼才有面子。”常瑞介绍,政府和企业在消费天价酒时并没有太大差别,通常消费选择不到2000元的茅台53°飞天和五粮液10年50°比较多,泸州老窖的国窖1572销量排在茅台五粮液之后,但数量远远少于这两个品牌,剑南春、红花郎、水井坊等也是政府和企业消费的常选品牌,但数量又远低于国窖1573。送礼则是2000多元的五粮液老酒和3000元以上的茅台贵宾、典藏、新世纪三个品类以及五粮液15年多一些。至于价格几万几十万元的天价酒,更多是有钱人用来收藏,很少有人购买它们消费或送礼。

  陈默还说,“地方政府更愿意用地方品牌酒,比如山西用汾酒、陕西用西凤酒、重庆用诗仙李白……”

  “现在公司商务用酒、政府政务用酒基本都采取团购的方式,这样整体议价更划算些。”常瑞说,每到年底年初,常瑞的“大客户”们都会发来订单,“最少的也要100瓶以上,多的要几千瓶,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有。货少的时候,买家要先交定金,才能保证量。货多的时候,我们就要压点价,适当打点一下关系,争取销量。”

  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强调的“三公经费”零增长要求对于高端白酒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长期以来,‘三公消费'一直是白酒行业消费主力,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在白酒领域的支出会使白酒消费量大大降低。”梁铭宣分析说。“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的做法也是对白酒市场的一种修正,适当压缩行业的增长空间,对于整个白酒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两会后,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率先公布消息称,重庆市机关事务局严格控制政务接待经费支出,不购置不使用茅台酒等高档烟酒,确保2012年政务接待经费支出实现零增长。

  此消息一传出,3月27日,酿酒板块以2.18%的跌幅领衔A股,白酒股的两大龙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分别下跌6.37%和6.5%,创下两只股票今年以来单日跌幅之最。

  两个月后,“禁酒令”在操作层面初显威力。重庆市巴南区政府接待办工作人员称,受“三公经费”新规影响,白酒已由泸州老窖换成重庆本地产的诗仙太白酒。此外,当地经销商称,有地方政府人事部门购酒,已从茅台换成红花郎。

  “此前,大家都在观望,甚至有很多投资者在趁机囤货、抄底,因为‘三公经费'公开都是需要较长时间的,控制自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常瑞透露说,“直到重庆对‘禁酒令'做出反应,市场上才出现真正的价格波动。”

  今年5月,中国白酒业遭遇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降价潮。据白酒终端零售价格曲线图统计显示,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从今年3月的2046元/瓶下降至1676.5元/瓶,跌幅约为18%;52度五粮液的零售价格从今年1月的1185元/瓶下降至1159元/瓶,降幅约为2%;52度水井坊的零售价格从今年3月的826元/瓶下降到791元/瓶,降幅为4%。

  “三公消费”真的压住了高端白酒的旺盛期吗?“影响有限。”白酒类营销专家铁犁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认为,“政府开支在财务上可以用其他名目代替,并且高档酒消费的出资方很大部分是公司,真正用于高档白酒的‘三公经费'只占一部分。”

  “降价是暂时的,现在价格已经回升了。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几乎回到了今年3月的价位。”常瑞说,“白酒的上升期还远没有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涛

热词:

  • 天价
  • 贵州白酒
  • 国窖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