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媒体称中国贫富差距呈现一定程度固化苗头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7日 13: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光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

  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而且呈现有一定程度的固化苗头。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应当看到,我国解决贫富分化和固化问题比一些新兴国家条件好得多。我们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政府执行有力、政治形势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改革不断深入等,都将为解决问题提供更良好的环境、更有利的条件、更丰富的手段,对此要充满信心。同时也应当承认,我们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我国文化传统中有“穷无根、富无苗”的认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浓厚,老百姓平均主义思想较为强烈。特别是中国30年前大家都一起啃馒头吃咸菜,现在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势头,如果任其发展,民众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将比一般新兴市场国家更为强烈。

  二是我国解决贫富分化和固化问题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严峻。由于意识形态和综合国力水平等原因,中国崛起屡遭“敌视”。一些国家可能利用我国贫富分化和固化问题大做文章。

  三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掩盖了一些社会矛盾,必须正视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可能。早在100多年前,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就注意到,社会大动荡往往不是发生在经济长期停滞的地方,而是发生在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地方;最可能发生动荡的时刻是经济增长停滞、开始出现下滑的那个拐点。对此,我们不能不防患于未然,及早并积极解决正在形成的贫富分化和固化苗头等社会问题。

  总之,未来一段时期,要下大政治决心、花大改革力气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构建合理、公平、畅通的贫富流动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效率与公平均衡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缩小、收入分配秩序不断规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而且要注重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仅要解决增量意义上的收入分配不公,而且要渐调存量意义上的财富占有不公;不仅要形成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而且要形成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效率提高的制度体系,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缩小、收入分配秩序不断规范。当前,最为重要的: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并健全要素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制度基础。二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劳动用工机制、工资决定机制,提高劳动者薪酬水平。这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基本手段。三是完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体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促进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这是公平收入分配的体制保障。四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政策调节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是公平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敢于正视和冲破既得利益格局,加速推进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一些国家的情况表明,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之后,革新社会管理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命题。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要把贫富分化和固化问题一同解决,尤其要注重解决正在出现的贫富固化苗头。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重要任务是打破思想僵局,那么现在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冲破既得利益格局,深入推进改革。我们要把解决贫富固化苗头作为下一步社会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勇于打破“犬儒主义”对不公平不正义的漠视,打破“存在就是合理”的庸俗哲学,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和制约,着力营造一种锐意改革、豁然生动的新气象。要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新精神,加速推动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为中国下一个30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开辟一条广阔的贫富流动之路。

  科学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学历结构,确保“寒门子弟”公平获得参与贫富流动的入场券。开启民众希望之门的钥匙中,最关键和最有效的一把就是教育。教育负有人力资源培育和阶层结构塑造两大功能,既要有普惠性,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好的教育;又要有梯级性,与我国未来劳动分工相适应,致力于形成橄榄型的学历结构。首先,要在全面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对技术工人、现代服务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当控制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扩大专科学生、技校学生的培养数量,构建小学、中学、专科、本科、研究生“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学历结构,引导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地提升人力资源,跨入拥有特长和优势的职业阶梯。不仅要避免学历盲目攀比和使用浪费,更要避免高学历获取较易、拥有者过多。其次,高等教育既要公平择优录取,又要完善“奖、助、补、贷”多元化的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寒门子弟”能上学、上好学,取得参与贫富流动的平等入场券。教育公平是“底线公平”!第三,基础教育要推行“平准化教育”,推进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化,实行优秀教师轮换制,坚决取消“奥数考试”等入校门槛,大力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实现社会底层出身学生平等入学。日本东京最好的小学人均经费不能超过最偏远山区小学人均经费的两倍,老师不能在同一个学校任职5年以上,这些促使好的师资充分流动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四,严格控制推荐制范围,防止优质教育资源的取得,从拼考分变成拼关系、拼路子、拼后门,防止原来旨在补救考试之弊的制度本意演变为少数人拥有的特权。

  坚持才当其位,只要是公共部门的工作,都要实行逢进必考、逢考必公、竞争上岗。普通民众的向上流动之所以遭遇瓶颈,原因之一是被“排斥”或“挤占”。少数强势者可能将人力资源品质不高的亲朋好友通过种种手段安排在国家和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专业技术阶层。因此,一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丰富和公平的就业机会。二要实行平等的招考政策,特别是公共部门的工作,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乃至国有企业,都要参照中央国家公务员招考模式,实行逢进必考、逢考必公,最大限度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和外力干预,最大限度地防止“关系决定机会”现象出现。考试制度虽然并非十全十美,但它有一个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三要实行充分的竞争选拔政策。完善并更大范围地推广“竞争上岗”等成功经验,在干部选拔上实现高层指导与民众选择的良性互动。

  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丰富更公平更有效的市场机会。市场公正公平是民众之福,市场垄断是固化衰败之源。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总的看,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要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减少并杜绝以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参与分配,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要注重解决在部分垄断领域,民间资本看似可以进入但实际上进入不了的“玻璃门”问题,以及进去之后受困于种种制约又被弹出来的“弹簧门”问题。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放宽银行业准入许可,建立多层次的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扩大金融对内开放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保障技术成果运用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健全农地征用政策,严格契约合同履行,保护弱势群体产权。

  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众的诉求表达机制建设与完善,更好地平衡“劳与资”、“官与民”的利益诉求。弱势阶层之所以贫困,不仅在于他们掌握的资源不够,而且在于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不畅。因此,要进一步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增强民众话语权,依法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有力推动贫富流动,有效释放社会压力。一是要完善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调研、走访、听证、信访、监督、举报等方式,提供更多公众参与和表达的渠道。要通过深入基层、广纳民意、领导干部接访等,倾听群众诉求,反映群众意愿,疏导群众情绪,维护群众利益。二是要健全科学的利益协商机制。进一步细化、规范工资集体协商操作规程,培育协商共决理念,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公平有效地解决劳资利益纠纷。逐步提高一线职工报酬,实现体面劳动,使广大职工有尊严地工作、生活。三是要强化有效的调解仲裁机制建设。政府要充分发挥谈判平台的提供者、谈判规则的制定者、谈判结果的保障者的作用,使各方能在一个平台上良性互动,做到平等谈判、友好协商、充分沟通、相互妥协。总之,要以法治为核心,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与表达机制,为贫富流动、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效保障。

  关心青年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这两个群体的工作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中东北非国家动乱的主要参与者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过高等教育,但苦于找不到工作或对工作不满意的青年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另一类则是处于生活困境的社会底层青年。前者出思想,搞网上动员;后者出人手,积极投入行动。这警示我们:青年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天然的批判主义者。在各种政治活动中,他们经常充当激进的推动者和主体参与者。每个青年背后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赢得青年,某种意义上就等于争取到了整个社会。对他们,一是关爱为本。要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年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积极疏导他们的激进情绪,减少他们的心理不安全感和社会疏离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增强他们对社会的稳定认同。二是服务为先。要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不断为青年解难事、办实事。积极抓好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引导为重。要建立相对公平、公正的人才筛选机制,畅通社会流动渠道,让青年看到通过个人奋斗不断晋升的希望;同时,引导青年建立合理预期,避免产生过大落差。

  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社会管理改革、贫富流动提供最坚实最可靠最牢固的政治保障。“强有力的政党领导是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拓展党内民主渠道,创新党内民主形式,丰富党内民主内容,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坚决反腐倡廉。要坚持从社会各阶层中吸纳新生力量入党,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要坚持从党、国家、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抓好落实。要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切实做到共享成果保民生、厉行改革鼓民气、循序参与聚民智、妥善引导疏民意、培育价值定民心,使党执政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杨 晓)

责任编辑:余晓玲

热词:

  • 固化
  • 贫富分化
  • 党内民主
  • 贫富差距问题
  • 资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