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确实,打拐一方面要打,还有一方面要防拐,要真正从源头做起,我们怎么才能注意那些有犯罪嫌疑的人呢?
(播放短片)
解说:
4岁多的小何涛是个特别活跃可爱的孩子,走到哪都是笑颜盈盈,然而从他活泼开朗的面庞上,你很难想象一年前的他才刚刚经历过一场被拐卖的浩劫。
字幕提示:2011年10月20日新闻。
新闻片中声音:
2010年以来,贵州遵义市连续发生多起儿童失踪被拐案件,由于影响较大,案件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打拐专项行动1号督办案件。
解说:
浏览遵义市公安局的网站,我们看到其在2011年5月1日对连续儿童失踪事件影响做出了这样的描述,“近来由于遵义市两城区儿童失踪案件存量大,相当部分案件久侦未破,且新的案件还在不断发生。2011年4月20日,红花岗区黄辉明、刘世刚等20余人集体到遵义市委、市政府上访,要求见示威喻红秋书记。市局信访办向局党委报告情况后,局党委高度重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案局局长刘小星同志亲自签批意见,并提出工作要求”。
邓俊 贵州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大案处副处长:
拐卖儿童案件90年代的时候在贵州还是比较突出的,最近这一两年在我们遵义市有所抬头。
解说:
犯罪团伙为使受害者放松警惕,在拐卖过程中都会实施一些故用伎俩。
杨世杰:
全是60岁以上的老太婆、老头。
解说:
而受害家庭其身份上也存在着一定共性。
邓俊:
家庭应该多数都还是农村了,多数都是农村的家庭(来务工)。
解说:
就此,《贵州日报》旗下《贵州都市报》撰文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干的都是体力活,一个人挣不了多少钱,必须夫妻二人外出做事,才能养家糊口。孩子往往让别人带着,稍大一点就把小孩独自扔在家中,这恰恰给了人贩子以可乘之机。一位家长说如何兼顾挣钱和照料小孩,几乎成了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困惑。
张羽:
但如何才能保证现在这种高压态势让打拐、防拐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不使这个拐骗案不断的反复呢?下面我们来连线公安部打拐办陈士渠主任。陈主任您好。
陈士渠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
你好。
张羽:
这种打拐的力度会一直保持下去吗?
陈士渠:
对,会一直保持下去。拐卖犯罪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权益,危害十分严重。自2009年4月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打拐专项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拐卖犯罪。今年4月12日,又再次召开了深化打拐专项行动的电视电话会议,创新打拐举措,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比如明确对拐卖儿童案件的侦办要落实“一长三包”责任制,建立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开展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牌等,全面推进打拐专项行动。2009年4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拐卖妇女案件16000余起、拐卖儿童案件11000余起,解救被拐妇女34000余人、被拐儿童1.8万余人,成效显著。今后全国公安机关还将继续深化打拐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拐卖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张羽:
我们知道拐卖妇女儿童背后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原因,除了保持这种高压的打拐态势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手段需要配合呢?
陈士渠:
拐卖犯罪的成因十分复杂,单靠公安机关的打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反拐行动计划,齐抓共管,开展综合治理,比如需要广泛开展反拐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防拐意识,需要构建和完善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网络来减少犯案,也需要加强对受害人的救助和康复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具体到本案中,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而且是收入较低也无力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就读,孩子往往独自在街头玩耍,容易被拐卖,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协调建立一些收费比较低廉的幼儿园,让进城务工人员有能力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就读,不给人贩子以可乘之机。
张羽:
好,多谢陈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
今天我们看到11名被拐的儿童已经回家了,等待和家人团员,在这里我们给他送去祝福。但是我们要知道,还有很多心急如焚的孩子在等待,在寻找他们失去的孩子,在这里我们也祝福这些孩子能早日回家。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