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新闻1+1]和平发展,国强不霸!(20110907)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7日 22: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3142EB4B8BC4551917C6AC35101DFD3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1+1):

    首提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明确国家核心利益范围,宣示“和平发展”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昨天国新办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解说:

    一年一个台阶,经济总量5.88万亿美元,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崛起的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世界?面对自我?

清华大学当代国家关系研究院院长 阎学通:

    全世界在问中国,你对世界的影响这么大,你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解说: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理解,不要隔阂。中国如何打破国强必霸的传统?如何开掘宝贵的战略机遇?

阎学通:

    中国有钱了我们也不想搞霸权,有钱了我们也不想武力欺负人。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和平发展,国家不霸!

主持人 劳春燕: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节目一开始要来念一段话,“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世界对中国的关注,集中起来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段话就是我手中的这一份《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开篇语。这份白皮书是中国的第二份关于和平发展的《白皮书》。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这份白皮书到底是如何来作答的呢?今天的节目我们要一块要来翻开这份白皮书。

解说:

    首次提出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明确国家核心利益范围,宣示“和平发展”已经上升为中国意志。在13000字之中究竟涵盖了怎样的声音?今天国内外媒体、专家学者都在关注着一份白皮书——《中国的和平发展》。时隔6年,即2005年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之后,我国再次以白皮书的形式郑重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全面阐释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选择以及意义等内容。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吴建民:

    这个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心。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心是一个新事物,世界适应不适应,中国人适应不适应?

解说:

    2005年,中国经济位列世界第六,而在去年已经攀升到世界第二,经济总量达到了5.88万亿美元,在世界比重中跃升到9.3%,在美国经济复苏依旧不够明朗,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无疑汇聚了更多的目光。正如这份白皮书开篇所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集中起来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阎学通:

    中国有钱了我们也不想搞霸权,有钱了我们也不想武力去欺负人,所以就不是我们穷,我们和平发展,富了就不和平发展,这是和以往不一样的。

解说:

    在这份白皮书之中明确表示: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而这一点今天也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字幕提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9月6日发表《中国白皮书承诺和平崛起》:中国政府发表了一份政策性文件,阐明了它对国家未来的构想,阐明了中国对未来几十年自己在世界中所处地位的看法。

    印度报业托拉斯网站9月6日发表《白皮书: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将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一表述是为了打消人们对其海陆空三军迅速现代化进程的疑虑。

解说:

    和六年前的那份报告比较,“和平发展”再次被重申。而与此同时各方也在捕捉着新的表述,这其中核心利益的明确格外受关注。

字幕提示:

    白皮书还特别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解说:

    “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是首次出现政府公开文件中,这样的表述是否意味着中国在世界议程中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也备受瞩目。

字幕提示:

    十年前,当世界跨入21世纪时,中国领导人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即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国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展自己。

十年过去了,历史已经证明和平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决定着中国能否继续把握和平发展的机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

劳春燕:

    既然说白皮书,我们也要来做一个名词解释,到底什么是白皮书呢?顾名思义,白皮书有着白色的封皮,一般来说就叫白皮书。它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是议会正式发布的重要的报告或者是文件。其实说白了,就是政府的说明书。我们国家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一份《中国的和平发展》的白皮书,为什么六年之后又要发布第二份《中国的和平发展》的白皮书?这个时机的选择有一些什么样的讲究呢?

    在这份白皮书当中,我也找到这样一个答案,白皮书提出了“四要”、“四不要”,我们也一块来看一下,“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停滞;要对话,不要对抗;要理解,不要隔阂。”我们重点来看“理解”。我们要理解别人,同时我们又要寻求被别人理解,这也许就是发布这份白皮书的初衷。

    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就像是一棵树,越来越长大,长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枝繁叶茂。我们的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我们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是古话说得好,树大招风。当你变得越来越强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越来越不能够被忽视,意味着你可能会被某些人当成是潜在的对手,甚至是潜在的敌人。这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也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沟通和理解,寻求被别人理解,也要和别人来沟通。我们需要告诉世界我们的战略意图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崛起到底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径呢?那么这份白皮书的出台有一些什么样具体的背景?今天我们要也来和上海社科院的副院长黄仁伟,他同时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来进行连线。黄院长您好。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黄仁伟:

    您好。

劳春燕:

    咱们这份白皮书昨天发表了,它的出台具体有一些什么样的背景?

黄仁伟:

    我认为这个白皮书发表的是非常恰到时机的。因为我们已经经过了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过前10年的发展发生了一个地位的根本变化,全世界在关注这样一种变化,也有很多怀疑和猜忌。这种怀疑和猜忌不免对中国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也看到中国本身实力发展以后,我们内部也有不同的想法,好像中国一下子成了大国、强国了,好像我们也可以和人家拼一拼、比一比。这种想法也不免造成一些混乱。在说我们到底要走什么路,大家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世界上认为中国的战略意图不透明,需要将向世界说明这样一种战略意图。在这个时刻发表是非常重要、非常恰到时机的。而且这个白皮书讲了,是我们建党90年的一项战略上的宣示,所以这个90年也是总结了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历史经验后提出来的。

主持人:

    那有很多人说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机遇期,那现在是2011年,这个战略机遇期已经过了一半,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布这样的一份寻求理解的和平发展的白皮书,对咱们国家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黄仁伟:

    在21世纪的2003年、2004年的时候,全国一些学者刚刚开始研究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当时对这条道路整体的概念以及具体的内容、内涵还是不很清楚,只是有一个总体概念。但是经过这将近10年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和平发展道路完整的体系以及一个个具体的战略平台、载体,以及一些重要的理念。所以在这个时候,这个10年我们摸索以及找到了和平发展道路一个大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条道路是不平坦的,很多障碍,还有很多崎岖的地方,所以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找到大家的理解,也需要在国内形成更大的共识。所以这个战略机遇期尽管有1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今后的10年是不是战略机遇期还是一个战略的挑战期?所以这是两种可能性。我们要把战略机遇期延长,而且要用好,要抓住,需要把这条和平发展道路真正地从根本上把它作为全党、全国的共识,也作为全世界对中国的一种理解,所以这个时期是非常好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新闻1+1
  • 和平发展
  • 国强不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