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民间反腐网站面临诸多困境。 付业兴/CFP供图
两月内已近60个但获备案资格者寥寥 同类网站纷纷遭遇关停或整顿
不论是2009年的周久耕抽天价烟事件,还是2010年来宾市烟草局局长韩峰的“日记门”,网民提供的“反腐”线索都立下大功,这让全社会对民间反腐力量充满期待。从6月初至今,国内民间反腐网站已骤增至近60个,火爆程度令人咋舌每日访问量达30万人次(详见本报今年6月16日《新闻蓝页》版报道)。
然而,多数反腐网站至今仍在“夹缝中生存”目前获得备案的仅有4家。知名度较高的“我行贿了”网站自从7月14日备案后于7月20日重开,但仅20天后就迫于压力宣告永久关闭。
各界对民间反腐的前景充满担忧:民间反腐只是热闹一阵的昙花一现,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破冰之举?民间反腐的路在何方?作为新生力量,民间反腐网站也面临“成长的烦恼”如何避免反腐网站成为攻击别人的平台或沦为牟利的商业网站?
文/图 本报记者肖欢欢实习生谢欣阳
专家把脉 民间与纪检对接是关键
面对“内忧外患”,民间反腐网站路在何方?著名反腐研究专家、中央党校林喆教授认为,民间反腐网站是官方反腐渠道的有效补充,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但应予以鼓励。
林喆表示,近年来国家查处的贪腐案件中,有一半以上跟群众举报有关。但民间反腐也有几大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网站搜集到的线索与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过程不一样,网站也不具备法律赋予的强制力。而有关部门侦查贪腐案件,通常需要保密,网站提前把这些信息公开,很容易打草惊蛇,使涉案人员有应对的空间,并销毁贪腐的证据。
其次,不排除一些网站为牟利而通过反腐外衣博取点击率,如果把握不好度,也会成为诋毁他人的工具,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实名上网、实名举报是终极办法。
林喆建议,民间反腐网站要做好与各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对接。在这方面,株洲和南京有很好尝试,群众能将举报线索直陈纪委书记。
在6月底因未备案而被喊停的危机后,7月14日,“我行贿了”网站终于获得备案。
艰难“准生”
整改20天陆续“重生”
7月19日,“我行贿了”网站站长“笑笑生”发帖称,备案已成功,网站域名为woxinghuile.info,备案/许可证号为“冀ICP备11011109号-6”,负责人姓名“张忠国”,7月20日重新向网友开放。
早在该网站备案前一周,“我贿赂了中文网”也已成功备案,获得“准生证”。该网站据称是国内最早的民间反腐网站。创办人“千秋岁”介绍,因担心北京备案审批手续比较复杂,把备案地点放在了江苏。6月15日申请,约两周后获批。他称,两个月内国内民间反腐网站已增加到近60家。但能登记备案的只有4家,多数同类型网站还处于“灰色”状态。
网站运营也并非一帆风顺。从6月10日到6月下旬的“地下”活动期内,“我行贿了”网站多次遭遇黑客攻击,且由于浏览量过大,经常打不开。“笑笑生”也曾试图在北京备案,但经咨询后感觉希望不大,遂改在了京郊的河北。同样的问题其他反腐网站也存在。
截至6月底,包括“我行贿了”、“我贿赂了中文网”在内的20多家反腐网站均遭关闭,原因不尽相同,不过多数是因为没有经过备案。
意外火爆
每天访问量30万人次
创办于2010年8月的印度民间反腐网站“我行贿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收集到1万多个腐败案例,印度政府据此惩处了20多名官员。就连印度卡纳塔克邦的交通部长也是该网站的“粉丝”。
“笑笑生”表示,与印度的反腐网站同名是想以此向同行致敬。网站创立之初,每天的访问量达到30多万次,发帖量在7000条以上。
网友发帖反映的“行贿”行为五花八门。有给孩子上户口行贿的,有为了治病行贿医生的,有为了考驾照行贿的,也有为了案子行贿法官、律师的。“有人因为没有给医生送红包,只割了一半痔疮,手术之后觉得不舒服。复查之后才发现痔疮只割了一半。”
号称国内首家民间反腐网站的“我贿赂了中文网”同样火爆。每天访问量都在二三十万次,发帖量在5000条以上。“千秋岁”不断在网上招募“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如今网站运营队伍已经有100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有90多人志愿加入。
有了印度的成功先例,反腐网站建立之初都冀望在发动普通民众反腐方面有所作为。“我们提供一双双盯着官员的眼睛,我想政府应该支持。”“千秋岁”显得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