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新闻周刊]本周视点:退役后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4日 00: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45C2F7C2ED14001AA9F07221CA12FF6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冠军基金”运动员职业规划项目负责人 张璐:他从一个没有人关注这样一个境地,直接是现在全社会好像所有的媒体、聚光灯都在他身上。会让他从另一个角度就迷失了,而且现在他又觉得一下子可以接受到很多方面给予他的帮助,他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去选择了。

    退役6年,张尚武只剩下几张旧照片,一段牢狱污点和千疮百孔的后半生。现在,张尚武依然显得很茫然,就像十年前他获得吊环项目的金牌后,接受采访时的那种茫然。有记者回忆,那时一脸稚气的他说,自己喜欢吃红烧肉、荔枝和芒果,准备请队友们好好搓一顿。

    《体坛周报》副主编 杨毅:中国的体育实际上是精英体育,姚明是中国体育金字塔的顶峰,而更多的像张尚武这样的运动员,他们没有练出来,但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放弃了受教育的权利。当他们在体育这条路上无法走得更远,无法获得更大的回馈的时候,他们的人生是没有保障的.

    白岩松:

    张尚武虽然拿到了200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冠军,但是实际上他可并不是一个真的大学生,这同样是一个非常让人尴尬的话题。像很多我们身边的运动员一样,长期的体育训练使他的教育程度停留在很低的层面上,有朝一日因为伤病突然退役,一瞬间原来的优势不在,甚至变成了劣势。像张尚武,身材不高,练体操是一个好材料,是优势,找工作的时候就增加了难度。再加上他自己没有把持住自己,又多了三年的牢狱生涯,退役改变了这个曾经冠军的生活之路。体育曾经在赛场上给他带来自信,但是在走向生活之后,却一点一点地让这些自信消失殆尽。当然,不仅张尚武,中国每年退役几千名运动员,有近50%的运动员要面对退役及失业的困境,我们真的关注过他们吗?

    生活的原点

    桑兰:从自己身体情况来说,肌肉还是有明显萎缩的,比如说我的手背、手臂,还有我的小腿、包括我的脚,还是有挺明显的萎缩。

    面前的桑兰瘦削而疲惫,不再是那个永远微笑的女孩,这一场跨海维权官司,让我们看到阳光背后的乌云。不经意间小姑娘已经三十而立,她需要为自己的后半生做打算。

    律师海明:(英语)相关方认定桑兰1998年的受伤不是她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协议里手写的这句话,对桑兰非常重要,这意味着13年前的那一瞬不是所谓的“意外”,更意味着13年前为那场运动会承保的三家保险公司,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桑兰:主要是保障方面,特别是医疗保障方面,给了一个不错的落实,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满意。

    作为体育大国,中国每年有三千名左右的运动员退役,退役之后的权利与保障是什么?退役之后的困惑与出路怎么办?一段段心酸或极端的个例,让这些问题尖锐地呈现。

    张尚武:我现在只知道如果没有人帮助我的话,我还是要去卖艺去,还是要为我爷爷挣钱治病,那我也没有办法。

    河北省体育局男子体操队主教练 范红斌:体操不能练一辈子,但是生活是要一辈子的,所以说不能老生活在光环当中,你退役以后你就是一个普通人。
解说:范红斌和张尚武是同一个体操馆走出的世界冠军,在他看来退役的终点只是生活的又一个起点,每一个 运动员都必须经历这个痛苦的迷茫期,有的人或许已经用去了十年。

    冠军基金运动员职业规划项目合作方 倪瀛: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目前的运动员的体制还是一种专业性的体制,所以在运动的时候其实有很少的时间,没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所以在真正就业的时候他们多多少少会感到各种各样的困惑。那个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好像自己在原来领域的那些优势荡然无存了,这种挫折感一旦形成的时候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比较自卑的心理,要么是自大,要么是自卑,很多人可能就在这两者之间徘徊。

    退役困境是个国际性的话题,国际奥委会在2005年发起了运动员职业规划项目,核心是缩短迷茫期、重新发现自己,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曾经同样困惑过的杨扬,将这个项目引进中国。

    冠军基金运动员职业规划项目合作方 倪瀛:退役运动员他们的路非常非常的窄,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只能在体育系统里面转,包括当老师,包括当教练,以前还好,因为我们的运动项目一直在扩大,但是随着我们这些年年轻的教练不断走向领导岗位,再退下来的运动员,他们的机会相对来讲就不是那么多了。

    落差太大、机会太少,运动员面临的“再社会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窘境中的搓澡工邹春兰、卖金牌的艾冬梅,最终都是依靠关怀式的捐助走出冬天,但这样的阳光受益者太少。

    冠军基金运动员职业规划项目负责人 张璐:那么你怎么在这个迷茫期帮助他们,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做以后未来生活的一个规划,我觉得就像现在大家经常说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你还是要教他一个应对今后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如何实现他的梦想。

    上一周张璐参加了体育总局的 运动员保障 培训班,退役困境以及更大范畴的运动员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体育总局的专项课题。培训期间,很多省队向张璐提出在8月的退役季就开始合作,但是只有八位培训师的冠军基金,又能改变多少现实?

    冠军基金运动员职业规划项目合作方 倪瀛:到底在什么样的阶段能够植入这些培训,这对于体育总局来讲,其实是一个,怎么说呢?两难的选择。如果你过早地让运动员接触到所有这些东西,他们很多的担心会分心,他是不是影响这个训练,包括出成绩;如果过晚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有的时候相对留给他的时间又比较少。

    在多年“唯金牌论”的惯性下,在退役困境越来越凸显的难题下,究竟以金牌为本还是以运动员为本?“困难帮扶 学习资助 创业支持”这些文字落地现实还要多久?明年是奥运年,争金夺银之后又有一大批运动员退役,我们是否该多多关注他们的后顾之忧?

    白岩松:

    中国真正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退役,其实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李宁的退役。当然,那是一个出乎很多人预料,但是足够漂亮的转身。李宁打造了李宁的品牌,开创了体制内运动员在市场大潮当中,在体制外的开拓之路。但是,李宁的成功转身只是他个人的成功,在他的身后依然有太多的退役运动员,走上艰难的生活战场,很多人是手足无措。近几年,随着邹春兰、艾冬梅等退役运动员的遭遇,社会才终于从体制层面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我们显然不能用幸运抽大奖的方式来关注他们,报道一个,生活改善一个,可是每年那么多的退役运动员,有几个能够成为这样的幸运儿呢?面对退役运动员,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