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20分):
用“年年岁岁各不同”来评价历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最恰当不过的。无论是体裁,还是内容,高考作文都折射出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
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但高考作文依然没有摆脱泛政治化的倾向。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考生阎阳生以自己这一年生子、工作以及复习迎考的经历作为战斗的内容完成了这篇作文。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争议,有的阅卷老师认为不突出政治,应该不及格,有的老师则认为这正好表现了老三届耽误十年的心理历程,应该得到最高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都是跟环境相关;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注的是个人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的多元化。从1991年的“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到1998年的《我所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无不关注考生的品格素养。
进入21世纪,参加高考的考生是80、90后一代,他们张扬个性,为人、行文都有突破传统思维的独到见解。从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到2009年北京考区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都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
责编:刘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