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会成为教改契机吗?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6日 09: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京报

专题:2010年高考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人数957万名,比去年减少约65万名,这引来各方关注。

  生源减少是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也是推进高考改革、促进高考公平的良机。我在前年撰文提到,发达地区的全国重点高校应该借当地生源减少,顺势减少在当地的录取名额,把多余的名额投放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以此既摆脱重点大学的地方化倾向,同时缩小各地的招生指标差距。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根据2020年时我国18岁至22岁年龄段的适龄人口数将比2010年减少3800万提出,未来10年间,我国高校将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进行改革。

  可是,我没有看到有关方面(包括政府部门和学校)注意到生源危机,有“抓住良机”、“应对危机”的积极准备。

  首先,虽然有关生源危机的讨论,近年来很热烈,可是,教育部门却不太愿意讨论生源危机。去年,教育部在发布高考报名数据减少信息时,顺带发布了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有84万弃考的消息,这引起了公众的议论纷纷。今年,教育部在公布高考报名减少信息时,却不再“顺带”发布弃考数量。如果意识到生源危机,当会认真分析导致报名数减少的每个原因,然后寻找对策。我们相信,教育部会在内部分析数据,比如多少弃考,弃考生中有多少来自城镇、多少来自农村;多少出国、多少外出打工。但是,如果这种内部分析不告诉公众和学校,受教育者怎样做出教育选择,而学校又怎能积极调整呢?

  其次,虽然大家热烈期盼高校均衡招生指标,但各地的重点高校,并没有顺势缩减在当地的录取计划,地区间的不公平(从录取比例看)并没有缩小。记得当年舆论炮轰重点大学的地方化时,不少人打抱不平,认为重点大学拿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必须得回报当地。那么,当当地生源减少,保持当地同样的录取率,重点大学该把多余的名额投放给其他地方了吧?可从现实看,大家的期望显然落空了。

  再次,虽然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各校申请教改试点,其中试点项目包括允许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升学考试,这给大家看到高考报名突破户籍限制的希望,但是,再分析具体的操作,要让一个地方来试点事涉全国所有地区(一个城市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子女的户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教材和考试制度不同)、与全国所有高校相关的考试制度改革(这与个别学校的自主招生试点不同,涉及招生指标的重新调配),基本上没有任何现实可操作性。这种改革,其实是不能由地方试点,而必须是全国部署、对于不执行的地区实行问责的。

  高考报名者减少是教改的契机,但遗憾的是,这一契机并未被好好抓住。□熊丙奇

责编:程冲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