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CCTV-1 |
05月18日 19:38 | |
CCTV-1 |
05月19日 06:10 | |
|
CCTV-新闻 |
05月19日 04:42 |
|
CCTV-新闻 |
05月19日 05:15 |
一位患者在医院花213 元买的一瓶用于癌症治疗的辅助药芦笋片,它的实际出厂价只有15.5元。这瓶药从出厂到患者手上,价格竟然翻了14倍,相差如此悬殊的药价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中间的利润究竟被什么人拿去了?
213元钱一瓶的芦笋片 患者难以承受
湖南省的韩女士,因患卵巢癌,在当地的湘雅二医院进行了化疗,医生建议服用化疗的辅助性药物芦笋片。
韩女士服用的芦笋片,是四川川大华西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湘雅二医院给他开药的价格是213块钱一瓶,这种药需要长期服用,一个月就要服用三瓶,花费确实不菲,患者感到难以承受。韩女士的家属在当地的各大医院进行了询价,结果价格都一样。随后她从一个从事医药行业的朋友处了解到这种药的真实价格只有30块钱,这让她大吃一惊。
从15.5元 到213元 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层层加价
事实上,这种药的出厂价实际上更低。记者随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在湖南省医药公司调查,一瓶芦笋片的进价居然只有15.5元。从省医药公司的进价,到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中间的价差竟然高涨了14倍,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药价差,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湘雅二医院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国家定的价格,他们是根据物价公报定的。
该负责人还表示,这种药的招标价是185.22元,按照我国目前医疗机构药品价格的相关规定,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5%,卖给患者是符合政策的。湘雅二医院说他们在185.22元的基础上,加价15%算下来恰好是213元。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从15.5元到213元之间的差价又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和药监执法人员在湖南省医药公司的财务部门,找到了芦笋片的销售清单,上面清楚显示批发价格,每瓶在30块钱到40块钱之间,也就是说湖南省医药公司卖出的价格比进价长了1倍,
湖南省医药公司一瓶芦笋片加价1倍,以30到40元的价格批发,那么这个价格距离湘雅二医院说的招标价185.22元之间,还有着巨大的差额,这中间的利润又被谁吃掉了呢?
据湖南省医药公司的一位经理介绍,每盒药他们要给医院的医生"回扣"80元左右,再加上医药公司、医药代表等的部分费用,药价就涨到了所谓招标采购价的136元。为了解实情,我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记者采访了从医院采购药品的负责人到开药的医生,他们对于这个问题都避而不谈。
据了解,湘雅二医院每个月芦笋片的销售额在七八件左右,按照这样的卖药速度,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那么,他们所拿到的芦笋片进价究竟是多少,所说的185.22元一瓶的招标采购价是从哪里来的呢?
记者随后在当地的物价网上查询了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发现芦笋片的指导价并不是185.22元,而是136元。这样算来,如果药品的加价幅度是15%,那么湘雅二医院卖给患者的药价就应远远低于213元,也就是说只有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加价幅度,才会达到现在卖出的213元一瓶的高价。这种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层层加价,最后芦笋片的利润竟然高达了1300%。这中间的差价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地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
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三方联手操纵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
据了解,目前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用哪种药由医院说了算,据业内人士透露,芦笋片在业内被称为临床品种,也就是仅供医院销售的品种,这种药利润空间大,医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般不允许临床品种的药品进入和医院有竞争关系的药店。这样医院卖的价格再高,患者也只能在医院药房购买,这种做法与我国新的医改方案的要求背道而驰。
据了解,目前许多医院在采购药品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大医院,有意地回避低价药,而主动选择高价药。事实上药价高,药效并不一定好。以头孢类药物为例,在成分和治疗作用上差别都不大。目前医院实行的是药品加价政策,也就是医院可以在进药价格上顺加15%卖给患者。药品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加价也就越高,因此投标报价指导价的最终确定尤为关键,一旦能定下高的价格,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都是受益者,因此在确定这个指导价的时候,容易出现三方"合作"的情况。
昨天下午,湖南省物价局在通报会上表示,按照相关规定,药品如需进入国家公立医院销售必须经过招投标程序。芦笋片一直没有参与湖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因此不能在湖南公立医院销售。而这个药品却以所谓的招标价格出现在招投标平台直接挂网采购,这是违规行为。到底是谁把它"挂"到这一平台上的,湖南省物价局将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我们期待调查结果能够尽快公之于众,我们更期待能够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用制度斩断药价虚高的灰色利益链。
责编:刘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