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双城夫妻” 演绎“半糖主义”(组图)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2日 08: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如何将闲钱合理配置到合适的各种理财产品中,是每一个小家庭都需要认真研究的。 资料图片

理财故事

  去年底,28岁的小娜从中山调到了广州工作,而其丈夫仍然留在中山上班,他们俩成为了一对“双城夫妻”。事实上,在中山,部分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人士,由于工作、家庭等原因,要和伴侣开始经历双城生活。对这些常年分居两地的双城夫妻来说,应该怎样合理理财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对在异地打拼的我们来说,一开始都不太习惯这种生活,我们的生活、工作、沟通甚至理财,一下子都变成了‘纸上谈兵’的状况。”小娜笑称,自己的婚姻生活正在倡导一种时髦的“半糖主义”理财理念。

  如同歌中所唱,“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爱得来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小娜说,所谓“半糖主义”的理财观,就和谈恋爱一样,“双城夫妻”保持着各自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和理财方式,偶尔一起交流心得。

  因为分开在两地生活,小娜夫妻二人的生活成本也比之前高出一些。好在小娜所在的新单位有员工宿舍和食堂,在生活开销上并未带来大幅上涨。小娜说,自己属于稳健型投资者,以前两人在一个城市,小娜担任家里的“财政部长”,对丈夫频繁进出股市的“冒进风格”极不欣赏,两人常常因为此事而吵架。去年底,独自去广州工作后,小娜发现,小家庭的投资配置自然就调整到了合理的比例。

  “考虑到丈夫和我的工作都比较稳定,而我迟早也是要调回中山重新开始工作的,并且还要生养孩子。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就适当压缩了不合理的开支,并且将家庭资产三等分。”小娜两人现在工作都较为稳定,家庭每月收入加起来约为1.6万元,除去基本生活基本开销,两人每个月结余约有1万元。

  “我们将1/3作为家庭应急备用金,另外2/3每人各拿一半,各自理财互不干涉。”小娜说,为了按比例配置投资保障,在压缩不合理开支的同时,小娜将自己那部分理财金额再次进行了分配,其中1800元左右用在了基金定投和定期存款上强制储蓄,另外1500元用来给丈夫这个家庭“顶梁柱”购买重大疾病险和意外险。

  小娜还欣喜地发现,当财政大权相对“松散”后,丈夫陈先生一个人在中山生活,并没有像她原来想象那样,将所有理财份额投入股市。相反,陈先生似乎更注重资产的组合配置,丈夫根据一位银行朋友的建议,将每月3000多元的资金按照合适的比例投入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别的金融投资中。

  “其实除了生活开销,投资时也要做到‘形散神不散’,对妻子来说,给远在外地的丈夫足够的信任和相对独立的理财空间,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娜说,这种半糖主义理财观,让分居两地的夫妻,还能从“似有若无”的理财交锋中,找到知己般交流的乐趣。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小娜
  • 理财产品
  • 定投
  • 双城夫妻
  • 演绎
  • 半糖主义
  • 财政部长
  • 丈夫
  • 股市
  • 形散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