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青海新闻网讯 油条、豆浆、杂碎、粉汤、牛肉面,这些都是西宁人情有独钟的早餐。这些早餐是如何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呢?7月23日早,西海都市报记者跟随西宁市城中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一起突袭省城中区早餐市场。
6时许,黎明叫醒了上班族,也叫醒了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监督所4名执法人员来到南滩片区,突袭检查部分早餐市场。
南山路口,杨獬羊肉泡馍馆中座无虚席,店内后厨人员、服务人员正忙碌着,看到执法人员,老板拿出各种卫生许可证照。
“请把你们的健康证拿出来。”执法人员对后厨人员和服务人员说道。从事餐饮服务业,健康证是首要证件。
从业人员健康证均合格后,执法人员对后厨卫生进行检查。“卫生衣帽必须穿戴整齐,口罩也要戴。”监督人员检查了后厨人员的衣帽着装。
每到一处,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票台账都是检查的重点,索证索票的实质意义是确保产品的可追溯。
“羊肉从哪购进的?”执法人员问。“肉都是从城中区园树市场购进,这是合格证明。”羊肉泡馍馆王老板翻着台账,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醒目地贴在台账首页。
“检查台账是一项细活,每天进货的食品原料在台账上都要体现,每张票据都不能放过。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卫生,台账就显得尤为重要。”省城中区卫生监督所所长赵萍一边检查一边介绍。
天津灌汤包子馆和海川早餐店均是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饭馆,里面吃早餐的客人满满当当。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都挂在墙上。看到检查人员,小店老板显得手忙脚乱。
“筷子消毒机怎么用?”执法人员询问。“每天早上消毒20分钟后开始使用。”服务员演示筷子机的使用方法。“消毒柜为什么不开?”执法人员走到消毒柜前问。“我们用的是一次性消毒餐具,玻璃餐具店里不用,所以没有开。”老板答道。
“一次性消毒餐具是早餐店检查的重点,前不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早餐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发现后,立即给予了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一次性餐具的购进也要经过严格审查,如果一次性餐具生产商不具有卫生许可证明,餐具不允许在市场上使用。”为了保证餐具的安全使用,执法人员提醒市民使用一次性餐具时,一定要注意餐具上是否标明有生产厂家和详细信息。
在“牛肉面之王”店中,光台账就有厚厚的4本,分别记录蔬菜、调料、面粉、肉类的详细来源。后厨操作间内,一个四尺见方的盒子格外引人注意,原来这是专门放置蓬灰添加剂登记表的地方,蓬灰是牛肉面加工时必须使用的添加剂,由一名餐厅工作人员负责每天使用量的记录。
省城中区共有早餐店60余家,城中区卫生监督所每隔一个月检查一次,主要对早餐店三防设施、后厨卫生、消毒碗筷,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早餐店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后给予行政处罚。
两个小时后,突袭检查结束,上班族都已用餐完毕,早餐店也准备下班,监督执法人员又赶去下一个片区检查。(作者: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