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刘秀荣:唱好戏,传好艺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03: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文化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刘秀荣(中)和法国学生同台演出

  本报记者 翟 群

  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凭着一副好嗓子,她14岁考入县评剧团,17岁担任主演,出演了《花为媒》、《刘巧儿》、《吕布与貂蝉》等一系列经典评剧,成为家乡的明星演员。

  在演唱风格上,刘秀荣继承了新(凤霞)派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委婉、吐字清晰、韵味浓厚的特点,又发挥了自己高亢激昂、刚柔相济的特长。多年来,她大胆创新,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她主演了《胡风汉月》、《刘巧儿》、《花为媒》等30多台经典剧目;多次率团在香港、台湾演出,赢得过“国宝再现”“小新凤霞”等众多赞誉。

  作为“小新凤霞”的刘秀荣,回忆起自己的恩师新凤霞,心中充满了尊重与感激,“生我的是父母,给我艺术、教我做人的是老师。”1982年,刘秀荣怀里揣着新凤霞邀请她来京学习的信,背着香油、小米、绿豆兴冲冲地去了北京,一进门就急忙磕头拜师,结果香油、米粒洒了一地。新凤霞被她的真诚和朴实深深地打动,第二天就为她举行了拜师仪式。从此,刘秀荣走上了一条别样的艺术之路。

  现在的刘秀荣,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代表性传人、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团长、中国评剧十佳演员……尽管她已经拥有了众多光环,但却对“薪传奖”的荣誉倍加珍视。“这是国家对非遗传承人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传承人的责任。”担负着这种传承的责任,她带着评剧行走过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评剧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入门相对容易,非常适宜推广。目前她已经招收了10余名徒弟,其中还有8位洋弟子。提及自己的徒弟,刘秀荣不无自豪,“现在学生们每个人都能唱一两出新派的戏,连洋学生也能独立表演《花为媒》中的几场戏。”但是她也认为,评剧艺术也面临着发展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缺少适合评剧表演的原创剧本。“当年《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两台原创剧目让评剧红遍大江南北,但如今与社会现实贴近的评剧剧本太少了。”刘秀荣说。

  如今,刘秀荣还有一个头衔,就是北京刘秀荣评剧团团长。她说,“这个团有两个任务,一是传播,二是传承。”剧团成立伊始,便接到法国、意大利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邀请,希望进行合作演出。刘秀荣表示,十分愿意通过讲座等形式,开展更广泛的对外交流。此外,刘秀荣已开始牵头整理评剧各大流派的影视资料。今年初,以这些影视资料为基础的评剧艺术数据库已经初步建成,并计划对外开放。刘秀荣说:“现在,许多评剧老艺术家年龄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抢救保护好他们身上的绝活,传承好评剧艺术。”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刘秀荣
  • 刘巧儿
  • 花为媒
  • 二度梅
  • 杨三姐告状
  • 吕布与貂蝉
  • 小新凤霞
  • 评剧团
  • 演出
  • 胡风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