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阳光私募走到十字路口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03: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从遭遇提前清盘的产品来看,其主要原因是投资市场单一,而基金经理本人操作风格过于激进。一位观察人士认为,业内很多私募做投资时,只有一种思维,要么牛市,要么熊市。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其投资行为就近乎赌,而一旦选时出错,就很容易死掉。

  从“清盘”到“肢体冲突”,从官司纠纷到内幕交易调查,阳光私募这个行业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无论是从基金立法,还是从投资模式的反思来看,阳光私募都走到了十字路口。

  近年来,被调查的私募大多涉及内幕交易,原因是阳光私募特别需要在短期内靠净值表现打出名声,而内幕交易是净值增长的可靠保证。所以,人们往往会看到,很多阳光私募的第一只产品表现非常出色,但越往后发越不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靠内幕交易发家显然已经要冒更大的风险。

  从遭遇提前清盘的产品来看,其主要原因是投资市场单一,而基金经理本人操作风格过于激进。一位观察人士认为,业内很多私募做投资时,只有一种思维,要么牛市,要么熊市。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其投资行为就近乎赌,而一旦选时出错,则很容易死掉。其实很多人赌也是赌消息,一旦消息无法兑现,或者兑现低于预期,而此时偏偏遇上恶劣的市场环境,产品的净值表现就会非常惨淡,私募和投资人的压力也会非常大,最终或因净值太低,或因赎回规模过大,触及清盘线而亡。

  种种迹象表明,内幕交易已经不能成为阳光私募的依靠,要盈利就要创新。事实上,部分私募在传统股票市场上折戟沉沙之时,一些私募却开拓出一片新的“蓝海”。陕西创赢崔军瞄准的是对冲基金市场的机遇,瑞安思考岳志斌看到的是大宗交易市场的机会,而博弘数君刘宏则热衷于投资定向增发市场,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并购私募基金、债券型基金等创新品种。

  这些创新产品的收益也蔚为可观。融智评级最新报告显示,除传统股票投资之外的另类策略私募产品数量已经达398只,并表现出较强的收益能力,尤其是以定向增发为主的事件驱动策略、宏观策略和债券型产品,在近1个月、近3个月、近6个月和近1年收益中均跑赢股票策略型私募。

  一位阳光私募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阳光私募死掉一部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并不是坏事。他们的消亡可以带来行业的整合,也可以促进行业创新和行业规范,更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随着金融创新时代的来临,阳光私募的未来应该不是一片死海,而是一片蓝海。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私募基金
  • 博弘
  • 净值增长
  • 债券型基金
  • 清盘
  • 阳光
  • 内幕交易
  • 熊市
  • 牛市
  • 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