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5月18日讯(记者 王茜)今天是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市民了解民俗文化、体验民俗活动,5月18日至5月31日,《第36届国际博物馆日暨山西民俗专题展》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举行。18日至20日上午,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轮番上阵。
由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唐是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36届国际博物馆日暨山西民俗专题展》今日上午在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开展。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此次活动也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山西民间艺术的特点,在我省880项民俗、民间工艺项目中,遴选了27位民间艺术家的代表作,组成纸间万象、民俗映像、布艺百态、锦上堆花、传统布衣、面艺精华、刻瓷艺葩、泥塑神采等12个专题。
展览期间,还将邀请大师级民间艺术家,现场表演绳编艺术、一刀剪、内画等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绝活。5月18日至20日,每天上午9点至11点半,还将举行精彩纷呈的庙前高跷、秧歌、鼓乐等一系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展演。
和家人朋友一起来这里感受民俗乐趣吧,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文庙巷40号,展览时间为9点至16点,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