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王智剪纸《真牛》
有位艺术家说得好:“剪锋灵动承载日月春秋,彩纸巧裁吐纳天地风云”。陇中剪纸因为依托于悠久的历史和淳厚的人文基础而独具魅力;又因为陇中剪纸以不竭的生活素材为创作源泉,因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因为陇中剪纸凝聚着当地剪纸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当地人的起居饮食、风土人情,所以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陇中剪纸(定西剪纸)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王智便是陇中剪纸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智,1954年6月生于定西西巩驿乡的一个农民家,他的奶奶及母亲是当地的剪纸高手,他从小就爱上了这门裁裁剪剪的技艺。小时候他常常帮助奶奶、母亲为自己家或亲戚朋友家剪剪纸,或用于熏板帘子,或用于耍秧歌糊灯笼。在靖远师范学校读书时,他对美术有了比较系统的学习,毕业后从学校到乡政府,不管做什么工作,他兜中的剪刀不丢,走到哪里就剪到哪里。很多人看不惯他剪刀不离身,都说一个大男人怎么老裁裁剪剪的,走到哪里也总和老奶奶一起说剪剪糊糊的,纯粹就是个女人。对这些,他则充耳不闻。
20多年的农村工作生活,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地方的剪纸老艺人,也了解了不同地方的民俗,这为他的剪纸具有更多的表现技巧和创作素材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从小除了剪纸外还喜欢画画、吼秦腔、哼小调、拉二胡、弹三弦子及写写文章等,这都为他剪纸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直到50岁时因为年龄、身体等原因已不太适合上山下沟地到处奔波,才从农村调到县文化馆,总算真正走到了与民间艺术沾边的单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的《学雷锋》《苗苗》等剪纸作品已在报刊上发表。2007年,他创作的《收获》获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优秀奖;2008年,《八宝八吉祥》在“西风烈”全国剪纸大赛中获银奖;2008年7月,《陇上情》入展第三届(中国 北京)剪纸艺术大展。他还被列入定西市十大剪纸传承人。
天地蕴至理,山水有灵光。王智的剪纸作品,取材广泛,构思新颖,技法独特,韵味深邃。他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民间艺术的执著追求,多年来,以娴熟的技艺、朴素的手法、创新的思维,创作出大量造型奇巧、剪工精湛、生活气息浓重的剪纸精品,将陇中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作者: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