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破解“电荒”需“多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5日 16: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红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近两个月来,浙江等一些地区出现罕见的“淡季”缺电现象,大量企业再次面临“开三停一”、“每周停二”等不同形式的限电尴尬。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电荒”地区惯常采取拉闸限电、错峰用电来调整生产,往往对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破解“电荒”势在必行,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中医有言,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造成“电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破解“电荒”亦需“多管齐下”。在这个方面,湖南的思路可资借鉴。“缺煤、无油、少气”是湖南能源构成的基本格局,“水电靠天吃饭、火电找米下锅”是湖南电力资源先天不足的形象写照。但即便是在最缺电的去年冬天,湖南也实现了“全省城乡不拉闸限电”。秘诀何在?

  其一,保电先保煤。众所周知,我国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而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呈逆向分布。因交通问题,西部的煤往往不能及时运出来。确保煤运畅通,方能缓解燃“煤”之急。从去年开始,湖南开通了“海进江”运煤通道,并将在北煤南运重载铁路沿线建立千万吨运输能力的煤炭集散中心多存“粮草”,加强省外电煤购入。同时,狠挖自身产煤能量,提供源源不断的煤。

  其二,买发电并举。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跨区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电”与东部缺电并存。湖南坚持买电与发电“两条腿”走路,在电力输送上想办法,促成国家加快建设跨区域、远距离的特高压电网,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将西部煤电、水电、风电大基地丰富的电力输送到湖南,这将大大缓解湖南的电力供应紧张局势。

  其三,走“两型”之路。电力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高耗能企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理不顺的煤电市场机制、新能源发展不足等等。发展如果片面强调高增长,盲目要求电力扩容增量,那么,“电荒”问题或许永远无解。湖南紧紧抓住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机遇,促进高耗能企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大力发展新兴能源,找到了标本兼治的关键。

  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瓶颈的制约已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电力供需矛盾已经由季节性转为常态化。要解决“电荒”,必须“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济发展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文白石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电荒
  • 错峰用电
  • 电煤
  • 多管齐下
  • 电力供需
  • 拉闸限电
  • 粮草
  • 西电东送
  • 缺电
  • 能源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