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非遗"顾绣遭遇缺针少线尴尬 部分绣线颜色已绝迹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19: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东方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东方网4月2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顾绣不仅需要年轻的传承者,更为急迫的是,要立即改变现在缺针少线的局面。”在昨天东华大学举行的“中国历史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顾绣传承人,上海顾绣文化发展公司顾绣顾问兼技术指导富永萍语出惊人。据她介绍,用于刺绣的针已不足20枚,而个别颜色的线更是早在市场上绝迹。

  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被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绣花针,富永萍不敢直接交给工作人员,而是把它紧紧捏在了手里。“你们可不知道,这枚看似不起眼的针有多么珍贵,现在哪都买不到,这可是我们定制的。”据富永萍回忆,考虑到顾绣特殊的工艺需求,1978年时她所在松江工艺品厂向本市的一家企业下了订单,要求其生产一批顾绣专用针。如今,这批针只剩下不到20枚。富永萍的10位徒弟每人有一枚。发之前,她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好好保管,千万不能掉在地上磕了碰了,发现有生锈的苗头要马上把锈斑挫掉,“不然,光有绣工没有针,再巧的手也完成不了精致的顾绣作品。”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那么“宝贝”这批针,是因为顾绣的绣花针短而细,有足够的硬度。“虽然它的长短和市场上的12号针差不多,但无论是上海,江苏或者远一点的香港,都没有符合顾绣要求的针,有些一用力就弯了。”可惜的是,当年定制绣花针的工厂已经倒闭,富永萍无奈只能四处寻觅,每每有朋友去国外,她就会让人去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针,可每次带回的总是让人失望的消息。

  “针当心着点用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可是有些颜色的线已全面断货了。”一幅还原古风景画的顾绣如今已成了最后的作品,“因为画中叶子的线色需要由蓝绿两种颜色的中间色交织而成,可现在新生产的线,颜色都太亮了,没有办法还原以前的色调。”富永萍遗憾道,“现在开始绣作品前,我们都要先算算这些颜色的线的存货还够吗。”

  其实,这已经不是顾绣第一次“告急”。这个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绣艺流派,已走过了由兴盛到衰落,乃至消亡、重生的400多年历史。上世纪末,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顾绣濒临夭折;进入新世纪后,顾绣在发源地——松江逐渐兴起。之后也曾遭遇过传承人难以寻觅的困境。如今,缺针少线却成了顾绣传承者们遇到的最头疼的困境。

  “如果要定制针线,报价不菲,特别有些工具的制作工艺似乎也失传,比如,我们从市场上再也找不到那种旧旧的、偏绿的蓝,和厂家提了好多次,可它们就是做不出我们要的颜色。”富永萍坦称。

责任编辑:陈东方

热词:

  • 顾绣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颜色
  • 绣花针
  • 劳动报
  • 作品
  • 传承人
  • 东华大学
  • 2006年
  • 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