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吴梦寒
“要说我现在盼什么,我就盼着农村能发展得再快一点,大家的钱袋子都能鼓起来。”提起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陇西县巩昌镇苟家门村村支部书记鲜义很认真地说。
鲜义是苟家门村的老支书了,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加起来干了20年。对于苟家门村,鲜义最有发言权。“这几年村子发展得真快,抵得上过去的几十年。”
鲜义掰着指头给我们算,过去吃不上饭的,现在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好。过去缴了几千年的“皇粮”,现在不缴了,种地国家还给发钱发种子。农民看病能报销了,年纪大的还领上养老金了。
再说说村里。水来了、电通了、路平了,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群众反映最大的基础设施问题,现在一个个逐步解决了。近两年,通过“一事一议”制度,村里还自筹了140多万元硬化了3.7公里通村组的道路。现在,7个村组里有6个已通了水泥路,剩下一个村的路今年也能解决。
还有,从妇女小额贷款,到农村危房改造;从农业产业化,到新农村建设……从生活到生产,鲜义说,这些年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真正是替农民操心,为农民办事。方方面面地看,现在农村都处于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我们也希望能搭上政策的顺风车,发展得再快点。”鲜义说。 说到怎样发展、怎样致富,鲜义有他的想法。他认为,现在农民致富最大瓶颈,就是手里缺技术,村里缺产业。现在,村里也有很多人外出打工挣了些钱,在村里盖了小二楼,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靠体力挣钱并不是长远之计,今年挣着了明年可能挣不着,发展仍然缺乏可持续性。
鲜义的想法是,在村里办个实体经济,让村民们都能在家门口打工,在自己的企业里挣钱。一个是因地制宜地办个养老院,吸引县城和周围村里的空巢老人来住。另一个,就是在公路边上办个停车住宿的招待所。另外,鲜义还希望能通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不论是出去打工,还是在家务农,都能挣上钱。 最后鲜义还提出了个愿望,就是希望收入涨幅超过物价涨幅,这样农民才能真正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