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华西都市报:莫让校规变“笑规”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8日 21: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4月13日晚,山东胜利油田第一中学13岁初三女生莹莹(化名)从家中五楼跳下身亡。其父母称孩子跳楼与学校要求剪短发有直接关系。学校甄校长表示留短发是校园文化,发生这样的事儿学校不承担责任。(4月16日《齐鲁晚报》)

  “自杀”是否与校规有关,当然还无定论。但种种荒唐校规本身,就值得引起公众的重视。校规,旨在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有序的教育环境,提升规则意识。因为本身充满了善意,我们的校规,从来就处在一种权威位置,“校规就是这样规定的,必须服从”。

  今天,很多孩子多是喝着互联网的奶水长大的,独立和自主意识强。这时,如果各项校规还停留在固步自封的境地:既不考虑是否合乎现实,也不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发布了就要严格执行,就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伤害和侵害,激发逆反心理、压抑青春个性,造成精神伤害等不良事件。

  就像“女生不许长头发”的规定,显然就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要,更和国家法规形成了冲突。长发就是女孩子的美的象征,爱美就是女孩子的天性和合法权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是要求“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不能再让校规成为“笑规”了,某些改变必须开始:第一,校规必须强化人格尊重、人文意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需要;其次,要有充分的法律敬畏感,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活动;第三,教育管理者要淡化管理角色,多强化服务角色;最后一点,就是要强化公共规则意识,学校是为了培养未来公民,教育事务特别要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互动,让校规也成为家长、学生的心声。

  据报道,美国一些校规苛刻得令人惊诧,“电子播放器、收音机、镭射笔等电子设备严禁携带进入校园”。但是他们的校规就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制定起来的,注重科学性、人文化,且在执行中,重视学生申诉和诉求。

  如何既能让校规发挥积极功效,且又能使之得到孩子和家长的积极认同,我们的校规真的应该在这方面多动动脑筋了!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校规
  • 镭射笔
  • 学生申诉
  • 家长
  • 学校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齐鲁晚报
  • 笑规
  • 女生
  •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