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南锣鼓巷成立首支知识产权小分队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3日 09: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昨天(11日)一大早,南锣鼓巷商业街上突然多了群身穿蓝T恤的青年,他们穿梭在老伍酒吧、100+商店、创可贴8等店铺间,熟络地与店主攀谈,聊着专利保护话题。自此,南锣鼓巷这条有700多年历史的文化街区有了首支知识产权小分队,10名队员全是巷子中的商铺店主,他们将为巷子里的原创商品撑起知识产权保护伞。

  “忙着呐您,这些商品是原创吧?抽空看看这知识产权普法小册子,有大用……”梳着马尾辫的“80后”小姑娘宋玲紫叮嘱着一位店主,她既是小分队的队长,又是100+商店的独立创意设计师。玲紫就吃过知识产权纠纷的亏,这也是她加入小分队的重要原因。

  原来,玲紫去年申请了一款专利产品――熊猫帽子,用棒球帽配上可爱的熊猫脸,再加一对俏皮的小耳朵。玲紫巧妙的设计很快在南锣鼓巷里走红,熊猫帽子也热销起来。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巷子里另一家店铺也卖起了她的熊猫帽子,不同的是,这款帽子是冒牌货,质量也差了很多。

  说到这,阳光女孩皱起了眉:“那阵子我真是愁得睡不着觉,耗费大量心血设计的作品竟被别人抢了去,还卖得铺天盖地,心里真不是滋味。”

  后来,玲紫一状告到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执法处迅速受理了这一案件。仅仅过了4天,玲紫就接到那家店主的求和电话,他们不仅撤下了假货,还卖起了玲紫的正牌熊猫帽子。“我这才体会到,专利作用太重要了。”玲紫一脸兴奋。

  和玲紫一样,知识产权小分队的首批成员,几乎都是知识产权纠纷的亲历者,大家都希望能让更多的店主了解知识产权,把维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上岗后,队员们先要经过知识产权专家的集训,尽快掌握专利、商标、版权注册和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每人每月要保证至少巡查一次。

  “这可不是一般的走马观花。”玲紫说,队员们要明察暗访,不仅仔细查看各个店铺里出售的商品有没有明显的假冒侵权行为,还要悄悄记下已有专利商品的专利号,到知识产权部门检索,以防滥竽充数。“摸查要悄悄进行,以免打草惊蛇。”

  此外,队员们还要承担起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号召大家诚信经营的宣传活动。“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希望巷子能越来越红火。”一名队员笑着说。

  新闻延伸

  专家建议原创商品尽早申请专利

  “现在,年轻人想法多、点子巧,随着原创商品数量增多,我们接到的侵权举报投诉也与日俱增。”市知识产权局执法处工作人员郝青说,原创商品要尽早申请专利。

  专家分析,不少人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往往只顾闷头设计,忽视专利申请的时效性。尤其是一些作品一旦在网络或市面上公开销售,就直接失去了专利申请的主动权。再申请,就会因“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而申请失败。

  已拥有专利权,却又遭恶意侵权,该如何应对?郝青表示,专利权人可先与对方协商,或通过递送律师函的方式,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还可到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此外,专利权人还可到司法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南锣鼓巷
  • 玲紫
  • 知识产权纠纷
  • 队员
  • 申请专利
  • 原创
  • 小分队
  • 80后
  • 巷子
  • 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