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茜婷):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北部的锡亚琴冰川7日晨发生大面积雪崩,巴基斯坦在当地的一个军事基地遭到重创。根据巴军方最新发布的消息,雪崩已经导致135人被埋,其中包括124名巴基斯坦军人和11名平民。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听闻事故后深表“震惊”,要求负责救援工作的相关部门及时向他汇报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雪崩发生于当地时间当天凌晨6点左右,遇袭军营位于葛亚力区域,隶属于巴北部军区第六轻型步兵营。巴军方发言人表示,雪崩的规模很大,军营的整个建筑都被埋没。事件发生后,巴军方派出了数以百计的士兵和医护人员,在搜救犬的配合下,积极展开营救工作。据初步了解,此次雪崩雪深达24米,有1.6公里宽,覆盖面积达1平方公里。军方直升机已经在事发地区配合搜索营救工作,另有大型推土机被空运至事发现场,以加快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但这名发言人同时表示,由于雪崩发生已经超过15个小时,而且该地区气温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因此被埋人员的生还几率十分渺茫。
锡亚琴冰川位于印巴冲突地区。1949年,印巴就划定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停火线达成一致,但仅模糊地提到停火线北端将 “延伸到冰川”。此后,双方一再对锡亚琴冰川的划界存在争议。1983年,印度军队进驻该地区,开始设立据点,并于1984年突然发动进攻,抢占了冰川的两个山口。此后,两国一直在这一地区驻有重兵,其中最高海拔的营地位于6700米处。有专家称,印方目前驻扎的兵力约为5000人,而巴方的驻军人数可能只有印方的一半。1984年以来,双方仍发生过数次交火,不过冲突的规模整体较小。
锡亚琴的原意是“野玫瑰生长的地方”,然而这个美丽的名字却只是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冰川的地理环境极为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5500多米的平均海拔高度显然并不适宜人类居住。这里冬季的平均降雪量达到10.5米,气温最低只有零下50摄氏度,暴风雪的最高风速可达每小时160公里。高辐射、高原病、雪崩和隐藏的高山裂缝,经常会给驻扎在冰川的两国士兵造成非战斗减员。据悉,两国因事故或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因武装冲突造成的死亡人数。
恶劣的气候、经常性的伤亡、高昂的驻军费用,令印巴两国均对锡亚琴冰川的驻军问题头疼不已。近年来,随着印巴关系回暖,锡亚琴冰川问题也出现了“缓和”的迹象。2011年5月,两国代表开始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寻求尽早结束两军在该地区的对峙局面。按照计划,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8日开始访问印度,并将与印总理辛格共进午餐。目前,两国领导人都对届时商讨的议题持高度开放态度,不排除会触及敏感问题的可能性。而此次锡亚琴冰川雪崩事件已经给双方都敲响了警钟,可能有助于两国政府重新考虑驻军部署。不过,具体两国是否会在此次事件进行互动,如何克服长期分歧,则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