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导读:近百家5A景区门票跨入“百元时代”,门票花费成为游客最大开支。高门票让许多景区成了“看不起的风景”,国内景区为何如此迷恋高票价?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链条应该怎样打造?
中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清明假期中,各地美景吸引着外出旅行的民众。与美景一起迎接游客的还有蛰伏了一冬的票价。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来临,不少景区进行了新一轮的票价调整,全国近百个5A景区门票跨入“百元时代”。
比如,江西井冈山景区计划把门票价格由130元调整为162.5元。曾经免费的枣庄台儿庄古城景区也在几经调整后,规定4月1日起,票价由100元升到160元。统计发现,中国内地130家5A级景区非淡季价格中,近半数门票价格已超过百元。价格在100元到200元之间的5A景区占比最多,超过35%。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携程旅行网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国内景区门票花费已经成为游客出门旅游的最大开支。其次才是交通、购物、餐饮、住宿和文化娱乐。
面对高昂的门票,不少网民认为,一些景区门票价格让出门旅游变成了“看不起的风景”。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著名文化旅游专家刘思敏博士发表他的观点和意见。
景区门票频频涨价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五年前,即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得低于3年。不少国内景区上一次门票调整时间为2006年,现在正逢第二个“3年解禁”,这应该是各地景区开始新的一轮价格调整浪潮的推动力。还有观点认为,一路攀升的门票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管理制度的相对缺失和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刘思敏表示,门票价格又迎来大面积上调,发改委政策解禁并非门票上涨的推动力,而仅仅是一个契机。
刘思敏:不是说解禁推动了上涨,而是说本身有涨价的动力,可能一拉开闸才会放出来。我觉得推动力不在于政策,实际上涨价的动力一直是存在的。另外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三个因素,第一个客观的讲是成本上涨,第二个是盈利的冲动,第三是管理的缺失。
刘思敏认为,不能笼统的反对景区涨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刘思敏:把景区的涨价一刀切、一锅端,笼统地去反对景区涨价,这是不切实际的。一百多个5A级景区里有一半以上进入了“百元时代”,实际上这也应该客观看待。5A是景区里面最高的一个等级,从资源到设施到服务,理论上讲应该是最好的,按照“质价相符”的原则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景区的构成实际上有很多种类型,最起码应该分为三种,第一种理论上讲叫公益性,如故宫、颐和园、张家界、九寨沟,这一类本来应该走的方向是公益性;另外一种像迪士尼、欢乐谷、锦绣中华等,实际上是无中生有的,或者说人为开发的,这个应该按照市场的投资来做,门票价格不应该再被限制的,让市场去选择;还有一类属于混合型的,借助了一些公共的资源,比如说像四川的碧峰峡,它是省级的风景名胜区,但它搞了一个野生动物园,投了相当大的资金进去,这个门票价格就应该在这两者之间。
我们最应该限制价格的是公益性的景区,如果变成公益性的就应该由中央政府来买单,但它现在有一个财政支付能力的问题,目前要成为一个基本福利恐怕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