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在博鳌亚洲论坛“收入分配与经济转型”主题论坛上上说,十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比较大。
他列举了具体的数据: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里,中国财政收入增长20.4%,居民收入增长13.7%,居民收入比财政增长低将近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美国财政平均增长1.86%,居民收入增长3.95%,居民收入高于财政增长;韩国在同样时间财政收入增长6.6%,居民收入增长6.4%,两者基本持平。中、美、韩三个国家的数据对比,凸显出中国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比较大的现实。
对此,秦晓提出,收入分配改革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应该是财政制度改革。
为什么中、美、韩三个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相差如此之大?改革财政制度,是不是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最佳角度?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就此展开评论。
孙立坚:之所以今天有这样的三组数据,是和这些国家的市场成熟度、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危机以来政府干预的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美国的发展模式是靠人才要素所创造的品牌,所创造的技术创新能量和金融投资回报,它的资源比较集中在个人的身上;对韩国来讲,韩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政府为了保持制造业的稳定不受金融危机的干预,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力度在某种方式上要比美国更加直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的资源和居民的资源是平分的;对中国来讲,由于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阶段,国富还没有转变为民富,而且我们企业的形态更多的是国有企业和央企在这两年强势,所以政府在干预经济,挽救经济“硬着陆”的时候,更多的资源会倾向到国有企业和央企当中,造成了分配失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