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刘杰(右)搀扶年老乘客上车
在公交一公司611路有一位“问不烦”的活雷锋——刘杰。乘坐他的车,你时常会听到他重复这样一句话“前面见着红绿灯就左拐,到了河北路口会看见一个闪的黄灯,接着直走,等看到能变的红绿灯,再看见一座白楼,眼科医院就到了。”这是刘杰自创的“眼科医院指路词”。
今年,在车队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中,刘杰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同时他驾驶的车辆也被评为“学雷锋标兵车”。在刘杰的车厢内张贴着他总结的服务五承诺:即每天必微笑服务;每天看到老年人上车必搀扶;每天必保整洁舒适车;每天班前必例保,提供安全车;每天必做到服务规范,接受乘客监督。武清杨村的市民都特爱坐他的车,因为不管有什么困难,他都会想办法帮忙解决。
34岁的刘杰,十几岁时就开始帮助母亲照顾高龄的外婆和智力残疾的舅舅。外婆去世后,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刘杰主动把舅舅接到自己家中。虽然这个三口之家生活并不富裕,但刘杰还是全权负责起舅舅的生活,还时常亲自给舅舅洗澡、剃头。正是照顾高龄老人和智残舅舅的特殊经历,让刘杰在遇到老人、小孩、残疾人时,总是有着超凡的耐心。
611路从杨村客运站开往鼓楼,沿线经过总医院、眼科医院等多家大型医院,前往眼科医院看病的老年乘客特别多,于是刘杰就总结出了开头那段“指路词”。在车队里,刘杰号称“问不烦”,不管问什么,问多少遍,他都会耐心解答、详细说明。一次,一位患白内障的老大娘要到眼科医院看病,下车时不管刘杰怎么说,老人也不明白路该怎么走,刘杰就自己掏钱帮老人打了辆车,并叮嘱司机一定要把老人送到医院大厅再走。有人会问刘杰:“这样不会觉得烦吗?”刘杰说:“将心比心,我们家里都有老人,如果我们的老人遇到困难,也希望有人能够热心帮助。我对老人好,就当是在孝敬自己的父母了。”
刘杰的爱心不单单体现在对待老人上,孩子也是他日常关心的重点。很多在杨村一中上学的孩子都是611路的常客。只要孩子们上了车,该在哪站下,该倒什么车,刘杰都装在脑子里,到站一一提醒,还会像家长一样送上注意安全的叮嘱。有一年,一个来自河北省的小女孩要到天环客运站坐车回家,却不熟悉去那里的路,刘杰就带着小女孩亲自跑了一圈,细心地告诉她在哪里下车,在哪里买票,到哪里乘车。正是因为刘杰这种耐心服务,乐于助人的精神,乘客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问不烦的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