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又到商业银行季末揽储的关键时刻。但早报记者昨日从上海的多家银行获悉,今年存款压力似乎较去年同期相比“轻了许多”,以往中小银行惯用在月末、季末、年末“买一夜存款”的做法今年很少见到。
“买存款”价格骤降
“存款压力我们一直都有,只是3月已经到了最后几天,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去年此时的紧张气氛,也没有听到太多买存款的报价。”某国有大行支行相关负责人昨日说,在流动性紧张的2011年,每到业绩考核的重要时点,总要把重要客户的电话统统打一遍,担心自己行里的存款会在月底被客户转至其他银行。
事实上,在以往,每逢季末,各银行总会掀起揽储热潮以保证季末时点包括存贷比在内的监管指标达标(编注:各上市银行需要做当季报表)。一般的操作方式是,银行开出较平时更高的利率吸引短期存款,待时间节点一过——往往是次月第一天,银行就会把资金返还给客户。
“从客户的反馈看,去年此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给客户的报价会在日息千分之六、千分之七甚至更高,但这一次我们从客户听到类似的信息非常少。”上述国有大行人士称,目前了解到的市场上收一夜存款的最高价格仅是千分之三左右,再考虑到今年季末正好横跨清明长假,平均到每天的收益,较去年同期水平大概降低2/3。
不过,多位银行人士也直言,上海“买存款”价格要比江浙偏低些。
理财产品收益同步走弱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渠道之一——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较去年小幅走低。
据早报记者了解,尽管有季末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致都保持在5%以上。
另据金融界最新统计,今年1至3月,1月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1月平均年收益率为4.99%,2月为4.82%,3月为4.3%;3月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5.29%,2月为5.09%,3月则为5.06%。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出逐月下滑的态势,且平均下滑了至少0.2%。
据多位市场人士的解读,今年存款需求不旺很可能和贷款需求不足、经济大环境不好有关。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