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品戏
北京的话剧舞台,时而会被外来话剧震得无话可说。去年冬天的《理查三世》余味尚存,英国戏剧名导迪克兰·唐纳伦近日便带来了他指导的莎翁名作《暴风雨》。在鱼龙混杂的北京话剧舞台,犹如一瓶空气清新剂。
没有深远的舞台,宏大的布景,只是简约的道具和巧妙的机关,一切仿佛回归了16世纪初莎士比亚剧场时代的演出规模。而与这一朴素景观形成对照的则是文本的丰富,敏锐的调度以及对视觉的营造。
“水”成为了整部戏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叛将阿隆索一票人马落难荒岛时,所有人都是湿漉漉的,并争夺精灵手中的水壶。作为惩罚手段的泼水则让其中的篡权者安东尼奥避之不及,象征着权力给人带来的既渴望又恐惧的感受。而公主米兰达最初的洗漱和王子费迪南德在婚礼前的沐浴,则完全符合莎士比亚对二人出污泥而不染的态度。
费迪南德化作“木头精灵”被捉弄的桥段以及小丑特林库罗和酒鬼斯凡法诺在服装店的狂欢,另有着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快感。
野性、率真、蛮荒味的表演,一直贯穿于这一版《暴风雨》中。据说,为了获得逼真的表演效果,演员曾经被导演“流放”至俄罗斯森林两个星期。与世隔绝的经历,帮他们扫清了与角色之间的障碍,最终活生生地站在了观众面前。
其实,将现代意识融入传统剧作,对剧本、舞台、表演全方位挖掘的手法在西方早已蔚为壮观,而莎士比亚又素来以广阔的诠释空间闻名。导演唐纳伦和他的俄罗斯班底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