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公民科学素养仅3.27% 委员建议高校设科普专业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7日 19: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千龙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千龙网北京3月5日讯(记者 柳杰)“应该有更多的高校设立科普专业,大力培养科普工作人才。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要把科普工作和政府政绩挂起钩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在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别小组讨论会上谈到重视科技普及时,提出以上建议。

  王庭大委员介绍说,据全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仅有3.27%,虽比过去有所增加,但只相当日本、加拿大、欧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比美国低得更多。在4个科研院所164名有研究员职称的科研人员中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有53.04%的人一年没有参与过科普工作,28.66%的人只参与了一次活动。

  “一边是公民科学素质相对比较低,一边是科学家参加科普工作很少,这就是目前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不管是日本地震核辐射引发的中国人民抢购食盐,还是近期的毒香蕉事件让蕉农损失惨重,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急需提高。”

  王庭大委员提出建议,要把科普作为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科普工作主体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以及科研机构参与科普工作是应有的责任和应尽义务,科技人员要用科技创新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用科技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在做科研的同时,要考虑科普。要学习华罗庚当年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的精神,让公众理解科学,让科学普惠人民。

  “有些单位不把科普工作作为科技人员的工作量,不把科普成绩当做科技人员的成绩。”他说,应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要把科普工作和政府政绩挂起钩来。要把科普任务和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向公众介绍最新科学发现、最新技术发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借鉴国外的做法从国家项目(除少数特殊项目外)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科普。

  王庭大委员认为,科普的重点对象应是青少年,中小学要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爱国热情和进取精神。应该有更多的高校设立科普专业,不仅要研究科普规律和特点,还要大力培养科普工作人才,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士其”,更要有中国的阿西莫夫和卡尔 萨根,逐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科学普及队伍。

  “此外,还要建立专门的科技电视台,现在有教育电视台,有科教频道,却没有科技电视台。美国媒体宣传科学教育的时间是20%,日本是15%,而中国却只有6%。”王庭大委员表示,科研院所、大学都要普遍建立开放日。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要增加科普教育功能,动物园、植物园等要强化科普教育功能,由政府帮助他们解决经费问题,免费向公众开放。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科普工作
  • 高校
  • 科学素养
  • 科学素质
  • 科学发现
  • 科学教育
  • 委员建议
  • 科学普及
  • 科普教育
  • 高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