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报载,2月10日开始,15000多名干部将进驻到5010个村。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他们将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农村。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同时做好维稳工作,确保10月底前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并希望能让赴省、进京上访量大幅度下降。(2月29日的《新京报》)
机关干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应该鼓励。问题是,这么多机关干部下乡,且一下乡就是8个月,不怕荒芜了自己的“责任田”?如果真的不怕荒芜“责任田”,这说明,这些干部在机关岗位上是可有可无的。既然可有可无,为什么一次次精减机构,裁减冗员,却没有裁减掉呢?
当然,这次这么多机关干部下乡,是为了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做好维稳工作。不仅投入的人力多,多达15000人,而且财力投入大,多达2.5亿元。我不禁要问,投入这么多的资金,让机关干部下乡,能取得多大实效,特别是能否收回“成本”,我看都值得打个大问号。如果没有相应的考核与问责兜底,与其这样让资金没把握地“打水漂”,还不如拿这笔资金为农民群众办几件实事要划算得多。毕竟,过犹不及。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就像重庆市南岸区逼干部种地一个月一样,不仅为人诟病,还会事与愿违。
老实说,时下,少数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在不断退化,“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时下只能在电视上瞧到影”,让群众纠结。机关干部需要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这也是我党着力倡导的老传统。但任何“四同”都不能一阵风,搞形式主义;否则,除了耍噱头,追求轰动效应以外,荒芜了自家的“责任田”才令人忧。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