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南宁讯 (记者/韦继川)眼下,正值春耕农业生产季节,全区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积极做好农资组织供应工作,确保春耕农业生产需要。
筹措资金、储足货源。各级供销社农资企业克服资金紧张、农资价格变化大等不利因素,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组织供应农资商品。1月底,全区供销社系统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59%。
依托网络、规范经营。发挥10个农资批发市场、121家农资企业、92个农资配送中心、4095个农资经销网点的网络优势,保证商品质量,让利于民,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
加强服务、方便农民。农资经销网点早开门、晚关门,开展预约订货、电话订货业务;根据农户需要,化肥、农药送到农户家中或田间地头;利用庄稼医院、农资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学校、村级综合服务站、农家店等,免费为农民提供农技知识和技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