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郭树清“IPO不审行不行”的提问,引来了市场的一片叫好声。长期以来,现有新股发行制度带来的各种弊端,包括高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以及新股屡屡遭遇爆炒等,一直被市场所诟病。
“要减少新股‘三高’发行现象,减少新股爆炒行为,关键是供求之间要达到动态平衡。从整个市场来看,既有大量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又有大量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退市,做到优胜劣汰。”方正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杭州)高级投资顾问杨庆华表示。
从这个意义上说,“IPO不审”的注册制显然更有利。当然,前提是要做到IPO公开、公平、公正,减少钱权交易、内幕交易等事情的发生。这就需要健全配套制度,包括退市制度,加快体制建设步伐。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教授、会计与财务管理系执行主任姚铮说,在我们国内,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有很多,但往往只有部分企业才能上市。“这就好比给企业设置了及格线和优秀线,在我们国内,只有达到优秀线标准才能上市。而在其他成熟资本市场,达到及格线就能上市。”
姚铮认为,现阶段A股市场实行注册制的条件还不成熟,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成长阶段,如果对新股发行不进行一定控制,市场会承受不了。“当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上市与退市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就可以实行注册制。”新股发行改革的方向肯定是注册制,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独立财经观察家侯宁也在微博中称,“IPO不审坚决不行,弄不好会崩盘。像美国一样搞注册制是一些人的理想状态,但这需要有配套的大环境,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尤其是严刑峻法;要有严格的退市制度;要有全面透明的监督机制;要有悠久的诚信自律文化传统。”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从审批制直接转变为注册制的难度颇大。业内人士建议,不妨先进行一些尝试,例如,将新股发行的部分审核环节下放至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