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网2月20日电 上交所今日发布投资者教育文章称,许多中小投资者申购新股,并不是因为对自己想要申购的新股有所了解及研究,而是因为觉得新股不败、中签了就赚钱,也有些投资者有着浓厚的新股情结,见了新股就忍不住要买进卖出。这样的新股操作思维,属于典型的盲目跟风、盲目炒新。
近日媒体刊登的系列专栏显示,中小投资者盲目“炒新”的结果很多情况下是亏损。随着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交易的日趋复杂,投资者买卖新股,既需要依据一些基本因素,比如自身的收入情况、对相关行业的熟悉程度、掌握信息的便利程度等等,更需要在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上更上一层楼。总之,投资新股之前要做足功课,避免盲目。
那么,怎样来判断新股的投资价值,以避免盲目买卖新股,同时又能从真正有投资价值的新股中发现投资机会呢?最重要的功课是应该对自己想要申购的新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投资者可以从政府部门、证券交易所、发行人、中介机构、媒体等几个方面获取想要了解的有关新股的信息,比如目前证监会已经将拟上市企业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提前至初审会前进行预披露,这样从预披露日到新股申购日就有不少的时间,足以让投资者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对该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研究。同时,媒体也往往会从招股说明书预披露开始,对相关企业进行追踪报道,这使得投资者能获得更多的招股说明书之外的信息。招股说明书将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高管团队、公司治理等各个侧面呈现在投资者面前,是投资者研究拟上市企业最重要的途径。
具体来说,投资者应当对招股说明书中公司概况、竞争优势和地位等内容进行细致浏览,从而对公司的所属行业特点、产业格局和公司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即先了解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如产业链、行业壁垒、行业竞争格局等。同时,应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详尽分析,特别是对关乎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进行纵向及横向对比,如3年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三者的增长幅度,主营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应收账款及账龄、关联交易金额等。投资者应对公司的基本面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较为客观、准确的结论,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上市新股的内在投资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