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2月18日讯(记者 段云行 贺威 通讯员 吴晔 袁愈雄)让孩子们告别八九十人一个班的课堂,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娄底市一直在行动。今天上午,在该市娄星区万宝镇江溪村,娄底城南中学开工奠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肇雄出席开工仪式,为学校建设铲起第一锹土。这是继2月15日吉星小学开工后,娄底为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开工建设的又一所新学校。
近年来,随着娄底经济、社会发展,城区人口大幅增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十分紧张。根据当地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60万人,据测算,届时学位将欠缺3.4万多个,城区读书难、大班额问题将显得尤为突出。为此,娄底市制订了中心城区化解大班额问题4年行动计划。
根据计划,4年内,将投入资金约8.7亿元,完成学校建设项目53个,其中可新增中小学学位项目26个,包括新建城南中学、吉星小学等学校及改扩建娄底一小、娄底五中等18所学校,新增师资1468人,新增中小学学位32860个。此外,将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在经费投入、教育装备、师资培训、教师安排等方面,优先配置薄弱学校。
今天开工建设的城南中学及稍早开工的吉星小学,是娄底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重点工程。城南中学由福建省湖南商会万里石集团采用BT模式投资兴建,规划建筑总面积15万余平方米,预算总投资4.3亿元,建设工期3年,建成后可容纳150个班级、7500名学生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