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新华社电16日,首次超过31亿人次的龙年春运将画上句号。但求解春运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思考,远没有结束。改革开放30余年为何春运仍难?仅仅把春运当成交通问题求解行吗?何时“春运不再难”?
异地购票能否全国通行?
不少人并不清楚:公路春运才是绝对主力。在今年春运31.58亿人次中,公路、水路客运承担近28.9亿人次,是铁路的12倍。一个奇特现象是:因为铁路“一票难求”,公路不得不“违背运输规律”发展长途客运来“补台”。今年春运,全国公路日运送中长途旅客超过300万人次。这相当于铁路日客运量的三分之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公路运输大发展得益于市场开放,吸引国内外资本流入。但铁路不同。铁路行业行政性管理,阻挡外部竞争资源流入,直到今天市场融资比例不超过20%。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认为,“一票难求”的呼声,对铁路改革提出迫切要求。但当务之急,还是现有运力的“挖潜”。春运“挖潜”,“铁老大”应科学推动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比如,异地购票能不能全国通行?就像银行异地转账那样。
研究小汽车免收高速费
春运“挖潜”,高速公路也应进一步释放通行能力。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透露,目前正在研究春节黄金周小汽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行性。这一政策明年春运有望实施。
春运“挖潜”,交通行业内部“各自为政”问题也急需正视。“铁路、公路、航空、航运一体化,才能更好地释放春运的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说,“但目前是各种交通工具自守圈子,不能及时有效调配,造成资源浪费。”
春节放假能否错开?
作家张一一在网上呼吁:“春节至少应放假半个月,而且需要错开放假,一部分单位从过小年前放到正月初七,一部分单位从除夕前放到元宵节。”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认为,这一建议代表了务工人员的心声,应引起重视。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今年春运31.58亿人次的客流量,不是顶点。在未来20年内,伴随城镇化率提高,春运人流将持续增加,突破40亿人次只是个时间问题。”许光建教授说。“中国交通建设不可能以春运为目标,如果那样,春运过后将有大量运能闲置。”中国铁路博物馆原馆长贾本义说。
观察春运难,不得不触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所说,其中有2亿多农民工“被城镇化”了。因为户籍仍在农村,他们被迫每年为一张春运火车票而苦苦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