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民军队》1月31日
随着部队制度改革的深入,士官队伍总量已经占据了全军员额的三分之一强,无论在基层日常教育管理和训练中,还是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士官队伍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如何教育、管理和使用好这支力量,已成为各级高度重视和认真思索的课题。今天,选登几篇兄弟媒体对这一课题的探索,希望能引发更多有益的新思考和新办法。
班排老士官兵龄长,工作经验丰富,在班排建设中往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排长年龄小,兵龄短,军政素质不过硬,工作经验缺乏,一时很不适应工作需要。新排长和老士官该如何团结共进?最近,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希望能帮助新排长和老士官团结共进,促进基层建设。
【现象两面观】
现象一:二连一排的杨某是一个有着11年军龄的老士官,被公认为业务上的“权威”。排里新分来一名姓胡的学员干部担任排长。老杨认为自己军龄长、资历老,而现在要经常听一个军事素质弱、对连队情况不熟悉的“门外汉”指手画脚,感到很不服气,经常故意出点“情况”挤兑一下,甚至还出现了不服管和顶撞现象,导致两人关系很不愉快。
现象二:刚从院校毕业的学员干部王某被安排到修理连二排担任排长。排里6年以上军龄的士官就有5名。小王很想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威信。可是因为交流沟通不善,每次都得不到5名士官的支持。久而久之,小王的雄心壮志没了,工作变得消极,甚至产生了不作为、混日子的想法。
【思考及对策】
新排长和老士官都是连队建设的重要力量,关系处理不当,既不利于班排建设,又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甚至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只要加强引导、搞好沟通,将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够使他们和谐共处,实现“1+1>2”的目的。
抓好新排长的素质提升。瞄准新毕业干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抓好以《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应知应会基本技能集中培训,提高他们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地方大学生干部岗位“3+2”培训,抓好实践锻炼;引导新排长通过担任连队值班员,开连务会、排务会,带领战士完成任务等时机,扑下身子大胆开展工作;在完成演习演练、急难险重任务中,适当给新排长交任务、压担子,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第一任职能力。
强化士官的条令意识。通过教育使他们认清无论兵龄有多长、技术有多精,都是普通一兵。引导他们强化条令和服从意识,树立以班排建设为重的大局观念,自觉当好新排长的助手。
开展互学互助活动。引导士官中的训练尖子和各类专业技术骨干积极靠上去与新排长结对搞好互帮互助,重视向新排长学习文化科学方面的知识,补上知识“缺口”;让新排长认识到自身不足,教育他们扑下身子,拿出当小学生的态度,主动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带兵经验和专业技能,在取长补短中加强同老士官的学习交流。同时,新排长要多关心老士官生活上的疾苦,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互学互助中让他们实现优势互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携手共创团结共进的良好局面。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