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新闻新华时政>正文
三代人的“养老经” 你的晚年也会“空巢”吗?
2012年02月13日 10:47:40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大中小】【打印】 【纠错】
早在1980年,世纪老人冰心就在她的名作《空巢》中将“空巢老人”的晚景寂寞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今,中国的空巢现象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远非改革开放初期的景象。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平时我一个人在家,如果身体不舒服就按一下‘红按钮’,不到5分钟,社区的应急队员就来帮忙了”,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18号街坊的77岁空巢老人邓桂兰,指着桌上“12349”便民服务热线电话机上的红色“一键通”按钮说。
在空巢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有着更大的实际困难。根据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数据,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年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
“孤单。”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向83岁的“空巢老人”吕奶奶问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时,她脱口而出。
吕奶奶家住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1号街坊。她有四子三女,大儿子今年65岁,小儿子也已44岁,共有9个孙子孙女,去年又添一曾孙,可谓“四世同堂”。不过,自从24年前老伴去世后,她就独自生活。
面对来势迅猛的“银发浪潮”,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在年前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调研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一些上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人,听他们谈自己的“养老经”。尽管家庭、职业、收入水平不同,但他们面对养老这个问题时都有各自的苦恼。
分享到:
( 编辑:苏影) 【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纠错】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