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惠州城市总体规划 获国务院批准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2日 10: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慧莹 钟伟连)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日前获国务院批准。根据规划,2020年,惠州市区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37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98万人以内。此外,惠州市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40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05平方公里以内。这是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获悉的。

  总体规划区分为四个次区域

  惠州市上一轮《惠州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1989年编制,规划期限到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2003年6月,惠州进行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惠阳市撤市设区,市区面积由原来的419平方公里扩至2672.3平方公里,城市空间格局从沿江走向沿海。

  基于惠州发展情况的变化及原《惠州市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9―2005)》期限将至,市政府决定编制新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新规划”)。2004年5月,惠州市开始委托编制这一新规划。今年1月12日,新规获得批准。

  按照新规划,惠州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总面积为2672.3平方公里。根据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需要,将规划区分为四个次区域:惠城次区域、陈江―仲恺次区域、惠阳―大亚湾次区域、北部山区次区域。

  根据新规划,惠州市的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020年,惠州市区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37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98万人以内。2020年,惠州市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40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1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0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7平方米。

  对次区域的功能及发展方向规定明确

  根据新规划,惠州城市的主要职能为:石化基地;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业、临港产业、轻型制造业聚集地;沿海城市,广东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区域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外圈层重要的增长极,向内陆地区传递区域辐射带动力的重要门户;重要的区域交通运输枢纽。

  此外,新规划对惠州市次区域的职能及发展方向规定明确。其中,惠城次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主中心,惠州主城区。惠阳―大亚湾次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性副中心,要求加强产业极化,完善服务功能,与地区性主中心共同带动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陈江―仲恺次区域为加工制造业聚集区,是珠三角东部电子电器业聚集区,应重点加强产业升级和空间整合。此外,北部山区次区域为惠州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区内重要的生态屏障,应加大城市公共财政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效能提升、生态环境保育、水源保护,推进镇区整合,提高镇区建设标准和综合配套水平,严格控制一切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建设行为。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次区域
  • 城市总体规划
  • 城市规划区
  • 仲恺
  • 新规划
  • 城镇建设用地
  • 中心城区
  • 惠州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 城市建设用地
  • 空间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