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股发行的问题依然是目前A股市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机构要学习拒绝询价的华宝兴业基金,谨慎参与新股的IPO,对询价要给出合理科学的专业意见。股市的其他参与者也应该做点事情。
先看机构投资者已经做了什么。2011年12月华宝兴业宣布不再参加询价,理由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对询价企业给出合理科学的专业意见。接着,信达澳银也公开宣布将暂停参与新股询价。新股破发,事实上对参与询价网下配售的机构而言,风险越来越大了,即便人情难却,能拿到几个iPad,但造成资金损失,孰重孰轻呢?
同时,笔者建议可以修改网下配售持有期限,从不少于3个月延长到不少于6个月,让询价更专业谨慎,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为普通投资者,要看清楚现有的网上发新股的重大缺陷。投资者对于股市的“病入膏肓”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准备在没有“救市举措”的情况下渡过难关。就新股发行而言,大家应该放弃认购那些估值过高、质地不佳的新股,与有良知的机构一起,让新股IPO的速度慢下来,发行价低下来,让股市渐渐地好起来。
总的来看,拒绝参与新股询价只是一种“用脚投票”的方式,目的不是永远不参与新股发行,而是带有督促监管层改革新股发行制度之意,对上市公司和保荐人加强监管,让新股定价真正做到市场化。我们且期待新股发行“新政”给A股带来的新变化。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