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春走基层
据新华社石家庄1月29日电(记者刘凡)春节期间,记者走访河北省博野县冯村及周边村庄,村民反映现在“白地”多了。所谓“白地”就是冬季闲置的地。“小麦+玉米”是村里主要的种植模式,为什么有的农民放弃这种模式,只种一季玉米或其他作物?
“今年没种小麦,种小麦还不如打工。”冯村村民孙玉珍说。孙玉珍今年64岁,儿子在外打工,儿媳在村里一家纺织企业上班。今年她家种了七八亩树苗,剩下的地冬天都闲着。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小麦的成本大概400元,亩产800斤左右,按去年1.03元/斤的售价计算,不计自身人工,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而从耕种、播种、施肥、打药、浇水、收割到整晒,一亩小麦需要10个工。“我丈夫在村里附近一家纺线厂打零工,一天60元,去年挣了3000多元,种小麦根本不划算。”冯村村干部庞发柱介绍说,全村现有2100口人,其中劳动力约占一半,务工人口(包括全职和兼职)大约为500人。10年前全村人口接近1900人,务工人口只有一两百人。
记者了解到,部分农民弃种小麦原因很多,比如,近年树苗、药材等价格涨幅较大,小麦种植效益偏低。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农民弃农务工,正在成为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