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人民网――军旅路上的导航灯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9日 18: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刚学会上网时,那一年,我17岁,少年不知愁滋味,不务学业,偷偷瞒着父母上网吧上网,无意间与与人民网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时过境迁,物斗星移,转眼间,15年时光匆匆遛走,我已从一名懵懂少年成为一名共和国军官,对人民网的喜爱更是与日俱增。每日与这位老朋友见见面,拉拉家常,已成为我雷打不动的习惯,或游览新闻趣事,或阅读精品文章,或了解风土人情,或欣赏秀丽风光,或在强国论坛跟贴,或关注民生献策……人民网是“国字号”,信息快捷权威;是“民字号”,关注百姓民生;是“动车组”,牵引着不同的人们不断前行,是我的精神家园,日亲而近,日久弥香。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为什么我对人民网一“网”情深?为什么一提到人民网,为什么我总是有说不完感恩的话?故事还得从1998年说起。我的家乡坐落在东洞庭湖畔,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乡土作家周立波用《山村巨变》描绘了他的美丽富饶。然而,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无情的改变了这一切,我的家乡瞬间被洪水肆虐淹没,人们流离失所,渴望读书的孩子茫然无措。是《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即时报道家乡受灾情况,热心发动献爱心活动,上演了一场场“洪水无情,人间有爱”的感人故事。我是其中一名受益者。洪水过后,当地政府为我家修建了房屋,就读的学校全免了学费,远在南京的部队院校还为我家捐了4000元,让我在面临辍学的情况下重新点燃了希望。感谢《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是你们的深入宣传报道,让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在我心中矗立,成为永远也抹不走的回忆。

  “春风临,深耕细做分外勤,能登高远眺,因喜逢甘霖”。从那以后,我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当成学习的动力,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2003年大学毕业时,何去何从,成为困绕我最大的难题。正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时,我打开了心中的明灯―人民网,从中寻找答案。那一年,人民网专题报道了抗击“非典”先进事迹,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令人感动,也激活了我童年当兵的理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于是我选择一条携笔从戎之路。

  在部队工作近10年时间里,人民网这位老朋友始终与我相伴相随,他记录下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脚迹。当我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人民网用杨业功、宗道辉等精武强能先进事迹激励着我,筑牢我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当我发现基层官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性不是很高时,通过向方永刚学习,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手段,官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性高涨;当我对如何在基层部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筹末展时,我积极学习他人的经验,取其长处为我所用,较好地推动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队深入开展,经验也被上级机关转发。人民网俨然是我工作上的良师益友,从中我可以拓宽视野,吸取经验,增长才干。在人民网的引导下,我扎实工作,锐利进取,主动在重大军事行动中摔打,在平凡岗位中奉献,能力素质有了很大地提高,先后二次荣立三等功,被军区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四总部评为“全军优秀参谋”。如今,搜索人民网可以找到我的名字。感谢人民网,为我校准了前行的航向;感谢人民网,为我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人民网
  • 科学发展观
  • 军旅
  • 导航灯
  • 人民日报
  • 国字号
  • 动车组
  • 非典
  • 洪水
  • 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