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日本31年来首现贸易赤字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6日 08: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据新华社电 日本财务省25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3 11”大地震、日元升值等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2.4927万亿日元(约合320亿美元)贸易逆差。

  数据显示,由于地震造成零部件供应链中断、海外经济减速导致需求减少以及泰国洪水等影响,2011年日本出口额比前一年减少2.7%,为65.5547万亿日元(约合8418亿美元)。

  这是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日本31年首次出现贸易赤字。2010年,日本实现贸易顺差6.6346万亿日元(约合854亿美元)。

  日本摩根大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菅野雅明曾预言,2015年日本将出现经常项目赤字。届时,日本海外投资的收益收支顺差将不足以填补贸易收支和服务收支出现的巨额赤字。

  ■分析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考验中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24日晚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无独有偶,日本财务省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去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

  两则消息共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但这一进程可能会逆转,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

  必须看到,制造业转移对发达国家的“副作用”日渐显现,尤其表现为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和社会问题。离开制造业,发达经济体无法有效降低失业率,这已成为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社会的共识。

  对于制造业,发达国家“好马要吃回头草”,这个谁也拦不住。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制造业争夺战才是问题核心。对中国来说,未来很可能得双线作战:既需要应对来自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低端制造业的争夺,又需应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争夺。

  应当看到,制造业争夺战其实是国与国之间在劳动力素质、经商环境、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的全方位竞争,因此也对中国提出了全方位考验。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是确保就业、减少贫困的根本出路,因此对制造业的争夺将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制造业
  • 1980年
  • 日本财务
  • 贸易赤字
  • 去工业化
  • 贸易收支
  • 基业长青
  • 副作用
  • 贸易逆差
  • 证券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