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的老报人,在花甲之年与曾经的“抢劫犯”一起鼓捣网络举报虚假信息,把伊利股份在“除权日”砸到了跌停板,也使自己受到法律制裁。1月17日,原《内蒙古商报》社社长李某某因故意编造、传播对证券交易有影响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造成了严重后果,被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伊利股份“除权日”突遭网络举报袭击
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是伊利股份进行公积金转增股份“10转赠10股”的股权登记日。当日的上证指数开盘2696.13点,收盘2705.14点,上涨0.07%,成交量是839.7亿元;伊利股份的开盘价是35.69元,收盘价为36.17元,上涨1.37元,成交量是1.996亿元。当日伊利股份的市值为289.1亿元,伊利股份的证券交易走势无异常。
但是,投资者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们为公积金转增股份“10转赠10股”偷着乐的时候,一份长达万字的张三林举报伊利高管的帖子上网,题目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这份材料一开始便说:“我张三林郑重申明,以下内容属实,并为此承担全部责任。”网帖还说,自2005年以来,伊利高管层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把企业当金矿,疯狂敛财……
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正是伊利股份公积金转增股份“10转赠10股”的除权日。张三林网络举报帖在互联网迅速散播,很快形成了网络舆论风暴。当日,上证指数开盘上涨0.18%,“伊利股份”开盘后低开至17.79元,瞬间冲高至涨停板19.90元,紧接着在张三林举报帖的作用下,伊利股份被不明真相的恐慌抛盘打压在跌停板上(下跌9.98%)。6月14日,伊利股份发布临时停牌公告,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