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台湾知识人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20日 12: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快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张光茫

  对宝岛台湾的认识,以前是从柏杨、李敖、琼瑶、龙应台等人的文字中得来的,这种认识穿插着血浓于水的记忆。只是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变化,海峡两岸都在变化,在学者李怀宇刚刚出版的《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一书中,我们会看到台湾的知识人,今天在思考什么,求索什么。

  这本书是台湾文化名家的人生经历与思想状态的珍贵记录。白先勇、余光中、李亦园、郑愁予、南方朔、隐地……尽在书中展现他们的智慧与洞见。2009年夏天,本书作者李怀宇赴台访问,对台湾文化名人进行面对面的真情访谈。访谈的内容大多涉及学术文化、历史人生,本书就是访谈结集,从中可以探求一些知人论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见。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许多知识人饱经沧桑,仍然在文化领域上下求索,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殊为可敬。访问台湾的前辈知识人,只希望为我们的历史留下记录,为未来提供别样的参照。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认为,中国需要文艺复兴。白先勇还提议,如果要写华文文学史,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段是台湾文学最重要的时代,而大陆则缺少重要作品,刚好台湾文学填补了这个空。在保留某些传统方面,台湾不见得做得好,可是至少有一种延续性,不像大陆起伏太大。对于台湾的族群关系,白先勇说,台湾人哪个没有外省的亲戚,外省人哪个没有台湾的亲戚?

  “乡愁”是余光中的一张名片。余光中认为,用纯白话可以写出好的语言,但是文白相济,文白交融,那个语境比较立体,更多弹性,更多变化。台湾很多作家,张晓风、王鼎钧、林文月,尤其是王鼎钧,他文言底子很好,他短短一段文字很简要,就有力道。纯粹的白话,像老舍的《骆驼祥子》可以,像徐志摩带点欧味,像梁实秋、钱钟书,带点文言,都是很有弹性。梁实秋一辈子翻译莎士比亚,他的小品,一点西化都看不出来。钱钟书比梁实秋更西化一点,凡是学者散文,都是有古典的底子。

  人类学家李亦园,台大考古系毕业前,曾请求考古大师李济临别赠言,李济问了一个问题:“假如一个网球掉在一大片深草堆里,而你又不知球掉入的方向,你要怎样找球?”李亦园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李济随即回答:“只有从草地的一边开始,按部就班地来往搜索,绝不跳跃,也不取巧地找到草地的另一边,才是最有把握而不走冤枉路的办法。做学问也如找网球一样,只有这样不取巧,不信运气地去做一些也许被认为是笨功夫的工作,才会有真正成功的时候。”我想,大师的思索对于现今的学人,仍有某些启发的意义。

热词:

  • 台湾文学
  • 台湾文化
  • 学者散文
  • 林文月
  • 思考与探索
  • 白先勇
  • 梁实秋
  • 余光中
  • 李济
  •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