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老一代速滑运动员用亲身经历告诫后来者拼搏精神再多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8日 22: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6日晚,冬运会速度滑冰的赛场边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说他们是“特殊的客人”,是因为20多年前他们曾是这里的主人。

  他们是1985年第一支速度滑冰国家队成立时的领队朱承翼、教练罗致焕、队员叶乔波和宋海友。现在这座世界水准的速滑馆里,挂着他们当年在此地训练的黑白照片。寒冬腊月,露天冰场,当年的种种艰苦都已成为他们生命中宝贵的财富。看着如今现代化的场馆,身体条件出众的运动员,他们也有话要说,话题不约而同。

  罗致焕,1963年在日本举行的速滑世锦赛上夺得男子1500米金牌,中国第一位速滑世界冠军,“虽然我那时的成绩现在的女运动员都能超过,但我觉得,现在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必须向我们学习”。

  叶乔波,1992年冬奥会上为中国实现奖牌零的突破,“现在的运动员都很聪明,训练也很科学,不会像我们从前那样超极限训练,但是应该再多些拼搏精神”。

  宋海友:“记得叶乔波有一次训练太累了,背对着我们直哭,说"我就是想释放一下。"艰苦的条件恰恰造就了一代人,这样的精神值得中国冰雪运动员一代代传承。”

  朱承翼:“中国速度滑冰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实现金牌突破很有希望。但是,现在的冰雪运动普及不如从前了,一定要从根基做起,从学校体育做起。这不仅是运动员成长的规律,更是素质的培养。”

  中途赶来的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宋继新说:“中国体育的发展短板是竞技文化软实力。这样的软实力,我们可以从老一代运动员、教练员身上看到。”

  (本报长春1月6日电 )

热词:

  • 速滑
  • 竞技文化
  • 拼搏精神
  • 训练
  • 速滑运动员
  • 精神状态
  • 速度滑冰
  • 软实力
  • 金牌
  • 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