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华中科大新闻学院2011级一位学生致信校长,表示“学校对新闻专业修数学的要求,真的让我很失落……文科生学数学,有什么用处呢?就算要用,也往往是在用之前,就被遗忘和荒废了。”(据《武汉晚报》)
这封信不只在该校引起广泛议论,在社会舆论中也同样。文科生要不要学理科知识?教育界意见基本一致,即:一个人要全面发展,就必须吸收各种类型的知识。举两个小例子。钱学森的艺术修养很高,他说“这使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相对钱老搞的大火箭,只研究“小虫子”的法布尔则在十九世纪末期就提出蜘蛛是怎样织出如对数螺线一般无穷奥妙的几何图案、人们研究数学能否向蜘蛛学习等问题。现在搞生物学的,有多少懂对数螺线?
学生为何会生出“没用”的感慨?美国哲学家普特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继续进行自身的教育。”爱因斯坦表达得更清楚:“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但我们不是这样。这位学生之所以会写这样的信,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一直以来各种教育的导向就是以“记住”、以“有用”为目标。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学英语是为了职称、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读硕博是为了找个更好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从幼儿园乃至更早,便懂得“有用的学,没用的不学”。两千年前,庄子就告诫过世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文科生学数学,大概就属于“无用”吧。但是今人多已不懂得“无用”的“大用”了。(文/东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