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搜索

给世界关乎中国未来的正确答案

新华网 2012年11月13日 16:19

核心提示: 11月,创纪录的1700多名海外记者云集北京,采访中共十八大。仅仅这个数字就显示出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提出的问题各色各样,但核心关切却十分相同:希望从这个世界最大执政党五年一度的盛会上,找到“中国问题”的答案。这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同时也关乎世界的发展未来。
分享
收藏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钱彤 王建华 李学梅)11月,创纪录的1700多名海外记者云集北京,采访中共十八大。仅仅这个数字就显示出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提出的问题各色各样,但核心关切却十分相同:希望从这个世界最大执政党五年一度的盛会上,找到“中国问题”的答案。这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同时也关乎世界的发展未来。

    中国道路的核心是什么?能不能继续坚持走下去?持续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还有无成长空间?伴随中国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能否有效化解而不致波及他国?中国是否会变得越来越“强硬”?……

    十八大透露出丰富的信息,可以释疑,也可解惑,这些都成为他们广泛报道的题材。他们还会有很多疑问,但只要不持偏见或戴着有色眼镜,他们会通过十八大对中国未来有更明晰的认知,得到一份正确的中国答案。

    “中国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不少西方观察家现在认为,工业文明以降,甚至前推至地理大发现,任何一条大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路径都无法套用给中国。他们一直争论和探究,30多年来创造奇迹的中国,走的到底是一条什么路?它是否能延伸至更远的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在十八大开幕式上的报告给出掷地有声的答案。

    世界上一些媒体,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路透社、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就中国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大量评析报道。但遗憾的是流露出的是“失望情绪”,不想承认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不愿相信中国政体的有效性、优越性。

    “这是典型的傲慢与偏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说,“究其原因,它们担心中国道路的成功会挑战西方模式的道德制高点,希望中国完全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是削弱或放弃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超越国情发展阶段。

    中国学者的论述有中国的民意认同。法新社日前对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采访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明确表示,尽管中国需要民主,但西方式民主并不适合中国,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

    外媒也对中国道路的有效性和与西方体制的比较做过理性阐述。

    墨西哥《全球化》月刊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的巨大成就与中国政治体制的灵活性是分不开的,因为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有机相关,没有另一方的参与,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发生变革和进步。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刊文指出,与西方相比,中国政府享有崇高地位,具有强大的权威性、普遍性和竞争力。中国式政权由中国独有的历史社会发展而来,西方国家无法照搬;反之,西方式民主政治也不能机械适用于中国。

    “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美国学者福山如今不再确信西方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所能拥有的最好也是最后的制度。他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表示,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制度留一席之地。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读懂十八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助于世界更深理解中国道路的未来前景。

    中国发展:继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美联社一篇报道称,中共十八大报告列举了中国面临的许多挑战:如贫富差距,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报道却匆忙得出报告中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思路“几乎没有新意”的结论。

    德国《焦点》周刊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更是直截了当地唱衰中国经济:“中国龙瘫痪了。”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更加清醒认识到,全球经济形势复杂波折,复苏充满不确定性,而中国国内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持续深化改革形成和释放的制度红利,是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年均近10%增长的主要因素。观察家们预计今后5至10年,将是中国全面改革攻坚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将提高到新水平。

    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代表的一批知名经济学家分析预测,通过方向正确的深化改革,中国还能保持20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发表文章说,在未来十年,我们可能非但不会看到中国经济崩溃,反而会看到一个改革者团队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日前发表文章说,中国新领导层面临突出的矛盾、严峻的挑战以及各种政策选择。作出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但是,北京曾经实现过不可能的事情。

    今年夏天以来,特别是9月至10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企稳,不少指标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德国《经济周刊》网站文章说,连续七个季度放缓的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重拾生机,悲观预言家口中的“硬着陆”毫无迹象,一切都预示着“软着陆”。

    德国《商报》发表文章亦表示,中国经济既不会很快统治世界也不会走向崩溃,我们应该适应中国进一步崛起,而不必对此感到紧张。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社会”令人可期

    十八大前夕,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在中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着意强调了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否则将在长期内产生严重的生态恶果,并给国家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美国建筑师彼得·考尔索普则在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9/10月号将焦点对准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国所做的选择不仅将对其城市的长期存续能力、宜居性及能源效率,而且将对整个地球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无论论述是否周严,观点是否偏颇,中国生态问题确乎已经成为全球焦点。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十八大报告对生态问题给出的富有诗意的答案。

    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新表述体现了中国对环境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在生态环境与发展速度的抉择中,中国不是没有走过弯路。

    从2001年到2008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20%,但能源消费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却从“九五”期间(1996年至2000年)的1.10%和0.127迅速提升至9.40%和0.922,石油对外依赖度超过50%。一时间,“全球资源难以支撑中国发展”等言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

    面对环境困局和国际质疑,中国没有回避问题,而是选择直面挑战。

    近年来,中国推进节能减排、提倡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同时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过去10年,中国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重视绿色GDP的政绩考核……

    世界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生态努力。英国《每日电讯报》10月下旬发表《临汾: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如何转危为安》的文章,以“污染冠军”临汾重现蓝天的例子,解读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美国外交学会专家伊丽莎白·伊科诺米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部门注意到环保和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对环保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国人正在为自己和子孙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生态文明的未来在中国——美国著名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小约翰·柯布日前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作为“绿色GDP”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他认为,只要中国避免重复西方的错误发展模式,走正确的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为世界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和平中国:共同发展 绝不称霸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看到十八大报告中这样的表述,不少外国媒体一下子“兴奋”起来。

    日本《读卖新闻》“解读”,中国正加紧实现军事现代化的意图。这意味着中国将沿袭扩大海洋权益的路线,未来中国有可能依托其军事实力在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显示出更为强硬的姿态。

    西班牙《国家报》、法新社等媒体也不约而同地从“海洋强国”中品出了“强硬”的味道。

    显然,他们没有读懂,或选择性忽略了报告传达的真正讯息: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埃及前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拉姆对此深有体会:“中国在世界秩序的建设上,向来强调和平共处的原则。中国增强自己的实力,但并不追求外在的霸权。”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试图从秩序角度解读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近几十年来顺利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并且在一个稳定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空前快速的增长。中国意识到它有必要捍卫、加强与改进这个国际秩序,因为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和平与稳定固为中国所求,但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

    在中国周边,地区热点高度集中,独特的战略地位、良好的发展态势无疑会为未来中国增加战略压力。有的来自对中国发展的疑惧,更有甚者刻意“搅局”,意在为中国和平发展挖井设扣。

    “虽然中国的立场在西方备受指责,但事实上有许多人说‘中国做得好,总得有人站出来维护国家主权,寻找和平解决方式’。”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格里菲思说。

    实践证明,中国谋求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谈到中国未来时说,“当然,困难依旧存在,因为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基于中国此前取得的成就,我相信中国会继续前行。”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要闻
  • 2012-11-16 14:29
    海外华文媒体关注

    华媒|新领导层更精干高效 知青经历造就平民情怀

    《澳门日报》的评论说,习近平与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样,知青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平民情怀,这种政治素养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执政方式和政策导向;伴随着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又使他们具备了开阔的世界眼光。

    中国新闻网
    • CNTV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开心网
    • QQ空间
    • i贴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 2012-11-16 09:41
    热议

    习近平讲话|网友赞:没用那么多排比对仗壮声势

    “没用那么多排比、对仗来壮声势,平实的话语,透露出真诚,充满着使命感。”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希望未来十年,他和他的团队能始终保持这样的状态。”

    中国青年报
    • CNTV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开心网
    • QQ空间
    • i贴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 2012-11-16 07:34
    全军和武警部队

    解放军|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欢欣鼓舞、斗志昂扬,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全会的决定,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决心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解放军报
    • CNTV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开心网
    • QQ空间
    • i贴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独家策划

更多
歌唱艺术家关牧村

专访十八大代表|歌唱艺术家关牧村

有人这样评价过关牧村,说她德艺双馨,是歌唱家、是劳模,更是好人。[详细]

一对山西老夫妻的粮食恩情

十年图纪|一对山西老夫妻的粮食恩情

老俩口都66岁,每年有四、五千元收入。政府的各种补贴也有千余元。[详细]

独家访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