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搜索

法官宋鱼水: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尽可能接近

央视网 2012年11月03日 18:41

核心提示:
分享
收藏

嘉宾简介:

  宋鱼水,女。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07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2012年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之际,宋鱼水当选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一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在独立办案的十余年来,宋鱼水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其中5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

  央视网消息 (网络新闻联播记者 祝娟报道)10月31日,全国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在北京接受了央视网记者专访。访谈实录如下:

  主持人:单妍

  央视网:各位好,欢迎收看央视网十八大代表系列访谈。今天请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宋院长被当事人誉为“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并且连续两届被推选为全国党代会的代表,据我们所知,在她独立办案的十余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其中500余件属于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宋院长,在这里她将和我们一起分享她的从业经历,以及关注司法体制改革,畅谈她作为十八大的代表对十八大的感想和期待。

  党代会的经历让自己对责任的理解更深入,对问题处理更成熟

  央视网:宋院长您好,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司法领域一线的代表,您已经是两次荣选为全国党代表了,真是非常了不起,您这次担任党代表跟之前那次心情有什么不同?

  宋鱼水:我觉得严格来讲心情还是一样的,非常激动,也感觉到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我觉得这些都是一样的。如果说不一样,刚开始就像是学生,但是因为毕竟经历一届了,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包括对责任的理解更深入一些,所以我觉得现在可能会更成熟一些。

  还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五年前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跟五年后的发展变化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对时代的理解,包括时代发展的这种渴望,还有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你自己的工作感悟等等,都会给你注入新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会让你想到义务应该更多一些,你怎么能够更称职一些,所以还是一个很复杂的心情,很多很多内容需要你去想一想。

  群众希望通过自己来替他们传达声音

  央视网:当选这个代表,是一份荣誉当然也是一份责任,就如您说的,那么这五年当中,您当选代表之后,代表的身份有没有给您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宋鱼水:我觉得变化肯定是有的,因为当代表以后有几块工作。

  一个是参加十七大的会议,在这个会议期间,因为各项会议议程也参与了,这种经历我觉得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亲历了,所以说对它的这种理解能力,同时对于社会的这种传播效果,我觉得是不一样的。

  在十七大代表任期内,每年我们有好几次活动,尤其是对北京城区以及远郊区县做了很多很多考察,跟着北京市的代表,同时也去全国各地也做了一些考察。也就是说,我会从十七大代表的角度,深刻地用考察的方式了解变化的进程,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因为你是十七大代表,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群体,包括很多个体,他们会向你说“一个十七大代表,我觉得你应该做什么,我希望你能做什么,我要表达一下对十七大代表的声音,或者说希望你去做什么样的工作。”所以我觉得还是不一样的。

  担子重了很累也很幸福

  央视网:那么身上的担子是不是也更重了?

  宋鱼水:可以这么理解,一般人会觉得担子更重了以后感觉更累,其实不见得,我自己感觉这种重也是一种幸福感,因为你愿意愉悦地接受这份工作,那么我觉得责任会转化为你工作的乐趣。所以我想,可以说担子更重了,但这个重不是感觉到更累了,而是感觉到我能够给社会多做一点事情,或者说我能感到和人民共同去做一件事情,你那种回归集体的感觉,并不是让人感到更累了,而是感觉到一件一件事情是这么落实的。

  办案要力求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尽可能接近

  央视网:据我们所知,您和同事共事这些年当中,也办理了比如说全国首例、全国第一这些案件,您觉得这些案件能够办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宋鱼水:不容易,确实不容易,一般办理这种案件有几个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就是学术上的资源,你要全部占有,所以一般的疑难案件我们会开多次讨论会,了解学术界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有些案件还有可能特别需要国内外的资料,就是包括国内外的判例,需要做一个了解,我觉得这是理论上的一种求索。

  还有另外一部分,就是案件事实的求索,因为案件事实有可能非常复杂,比如技术合同类的案件,商业秘密类的案件特别复杂。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个命题就是你如何调动当事人的资源,让当事人把案件的事实揭示清楚,必须从对抗的方式转变过来,所以案件开庭时,有时候不仅是律师出庭,当事人本人出庭,当事人的技术辅助人员,还有鉴定人员也要出庭,其中的重要工作还包括我们对案件事实的一种专业考察,比如说到行业里去考察等等。知识产权案件还包括比如对行业模式的考察、关注,这使我们这个案件事实能够办得更有基础,更扎实一些,用我们法律的行话说,就是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尽可能接近的原则。

  剩下一个工作,就是调动我们法官和合议庭成员的积极性,也就是法官和陪审员的积极性,使这个案件的审和判能够有一个质量,也就是说我们案件审理,首先是开庭审理,然后还要合议庭充分合议,合议完了以后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完成这个判决,包括判决从哪个角度写,怎么写能把当事人说服,这是要下一定功夫的。

  与其让当事人向法官学习,不如法官向当事人学习

  央视网:法官其实也要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事情,所以法官的知识面应该也要很广,在工作当中,您是怎么去严格要求自己的?怎么提升自己的素质?

  宋鱼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法律知识方面,我向同行学得比较多,向老师请教得比较多。对案件事实知识,我们有一位法官曾经说过一句话:与其让当事人向法官学习,不如法官向当事人学习。当事人是为了法律问题到了法院,涉及到的案件知识有可能是知识产权领域,所以我们有时候是向当事人学习的。

  我自己感觉,小法官大社会,有时候我们还会做一些社会调研,针对案件本身的课题问题我们会去调研。有一段时间我们每年都会做一些调研,比如说影视作品的调研,包括视频分享网站,我们出过调研报告,包括技术类的;技术转让合同我们也出过调研报告,包括网络案件,我们还出过网络上的案例,就是互联网的理性和秩序,我们会从法律视角做这样一些工作。

  把传统的人际关系变成法律框架下的人际关系

  央视网:那您有什么经验能够跟我们的全国法制工作者分享一下?

  宋鱼水:我前一段时间给北京高院的初任法官讲了一次课,当时我梳理了十个方面,作为我的经验跟大家作了一个交流。

  比如说结案的数量。我自己的观点就是,案件的数量是劳动强度训练,因为法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压力特别大,我们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几乎都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很多人感觉很累很苦很烦。我跟他们说,你办了一二十年案子,在一直追求结案数量的情况下,你会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你的身体素质和你的劳动强度是卓越的,我是有这种感想的。

  还有结案质量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包括程序上的公正,包括实体上的公正,我最大的经验就是,我们既要程序的公正又要追究实体的公正,我们怎么能够得到二者的完美,这个探索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会在这两方面下很大的功夫。

  要做一名有职业理想的好法官,其中最大的功夫就是不断练习,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积累。还有,我觉得法律的理想很重要,这个概念是什么?法律理想就是,你在瞬间的情况下,在工作很顺畅很轻松的情况下容易为法律的理想而奋斗,但在逆境困难的时候,甚至有挫折感、挫败感,想放弃的时候怎么办?我就跟年轻人说,假如你爱这个职业,就跟小两口要结婚是一样的,你为什么要跟他结婚,可能好多人觉得他的条件跟我不般配,但我就喜欢他。一个职业也是一样的,你爱上它,无论怎样你都不会放弃,我觉得法律的理想很重要。

  当然,我觉得对人们公正的追求,有它的共性。在这方面,我们对当事人尤其对违法的当事人,理解得越深刻越深邃,我们发现的问题就越充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还有你刚才提到的公正的底线,我就觉得在现在这个时期,就是我们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当事人就是靠打关系,你怎么办?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如何把传统的人际关系变成现在的法律框架下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命题。我想,在法律和人际关系面前,我们找到一个融合的方法,然后变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可能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总之,确实有很多很多的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去积累。办案一二十年,我觉得很多收获就会成为你成功的一种方法。

  贪污受贿、青少年犯罪等成社会关注热点

  央视网:宋院长身上的很多经验值得法制工作者学习,在您处理大量案件当中,您觉得近几年我国最关注的是哪些法律问题?

  宋鱼水:其实从我们法院的角度来讲,各个领域都有关注的问题,比如说刑事案件。刑事犯罪案件,我觉得大家有几个关注点,比如贪污受贿,还比如青少年犯罪。我去年关注的就是青少年为什么犯罪,后来我发现,可能他的知识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现在强烈呼吁,我们国家包括家庭,要下最大的成本满足未成年人的教育,这个教育的质量不仅是知识的教育,甚至包括他怎么能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中合格的劳动者,我觉得我们要下工夫去教育他们。

  全民素质的提高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根本

  央视网:您觉得我们应该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有效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宋鱼水:可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文化不仅仅是法官的文化,律师的文化,应该是社会的文化。我们在文化大建设大繁荣的时期,文化建设融入法律的元素,使我们每个公民,每个公务员,还有每个法官,包括你们,能够有一种法律文化的思考,有一种遵守法律的习惯。这样我们就会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规则,这个规则无非是民间尽可能消化矛盾,是吧?还有实在消化不了的,交给程序规则去解决,比如说交给法官去解决。交给法官解决的前提是,我能不能尊重程序、爱程序?一审二审结束之后,我们怎么去对待一个裁决?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法律文化的一个内容。

  关注法制进程的健康稳定发展、公务员建设的法制化

  央视网: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您会如何履行自己作为代表的义务呢?

  宋鱼水:说句实话,想过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我觉得当选十八大代表以后,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义务是什么,就是你要学有关的法律文件,把义务弄清楚了,同时也有权力。为什么会选你做十八大代表,我觉得不仅是义务,也要利用你的十八大代表的这种平台,更好地去尽自己的责任,对你的权力,不是滥用权力,而是正确的行使权力。

  同时,我自己的关注点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法律进程如何健康地、稳健地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我们也打造了更多的法律人才,我们社会上对法律的热爱、兴趣、爱好已经转化为一个更好的法律文化氛围,或者说法制建设的氛围。在这个基础上,法官如何更有效率、有质量地工作,打造司法的权威,打造法官的形象,使案件判决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我觉得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公务员建设的法制化问题,我觉得也是社会比较关注的。作为一名十八大代表,我期待国家更发展,人民更幸福。在这里我感触更深的一点是,为什么人人都关注十八大,那是因为它是我们的政治生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福祉,所以亿万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和梦想都投给十八大,我相信未来五年,国家的发展变化也会让人民感受到这一切。

  央视网:宋院长您在采访中说过,您毕生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好法官,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您已经是一位好法官了,也希望通过对您的这次访谈,让更多人能够对法制建设有更大的了解,也希望在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上,大家都能够越来越和谐,共创一个和谐社会。

  非常感谢宋院长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十八大代表访谈再见。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要闻
  • 2012-11-16 14:29
    海外华文媒体关注

    华媒|新领导层更精干高效 知青经历造就平民情怀

    《澳门日报》的评论说,习近平与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样,知青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平民情怀,这种政治素养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执政方式和政策导向;伴随着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又使他们具备了开阔的世界眼光。

    中国新闻网
    • CNTV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开心网
    • QQ空间
    • i贴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 2012-11-16 09:41
    热议

    习近平讲话|网友赞:没用那么多排比对仗壮声势

    “没用那么多排比、对仗来壮声势,平实的话语,透露出真诚,充满着使命感。”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希望未来十年,他和他的团队能始终保持这样的状态。”

    中国青年报
    • CNTV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开心网
    • QQ空间
    • i贴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 2012-11-16 07:34
    全军和武警部队

    解放军|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欢欣鼓舞、斗志昂扬,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全会的决定,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决心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解放军报
    • CNTV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开心网
    • QQ空间
    • i贴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独家策划

更多
歌唱艺术家关牧村

专访十八大代表|歌唱艺术家关牧村

有人这样评价过关牧村,说她德艺双馨,是歌唱家、是劳模,更是好人。[详细]

一对山西老夫妻的粮食恩情

十年图纪|一对山西老夫妻的粮食恩情

老俩口都66岁,每年有四、五千元收入。政府的各种补贴也有千余元。[详细]

独家访谈

更多